靠前发力稳投资 今年地方债发行已超万亿元 - 财经动态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财经动态宏观经济 > 正文

靠前发力稳投资 今年地方债发行已超万亿元

2024-03-29 09: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梳理专项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今年地方债已发行超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发行占比近一半。

  专家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今年2月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显示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特征。预计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会适度加力,全年总体保持均衡,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

  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已披露超8000亿元

  2月以来,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今年地方债已发行14869亿元,其中新增债券发行7628亿元。

  从发行主体来看,地方债发行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为山东和广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前三的地区为广东、山东和河南。

  “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考虑下,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小幅增加,重在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温彬进一步称,专项债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对于往年地方债务限额使用比例不高或产生效益不足的省份,适当减少下一年度新增限额的分配。截至去年底,广东、山东、江苏等强资质地区存量债券规模居前,超过了1.5万亿元,而弱资质地区专项债券余额普遍低于8000亿元。

  尽管目前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所提速,但发行进度仍明显落后于往年同期。对此,兴证固收首席黄伟平认为,受去年四季度增发国债影响,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整体偏慢,随着国债发行影响阶段性减弱,新增专项债在4月至5月发行或有放量的可能。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3月24日,地方已披露二季度地方债券发行计划8151亿元,其中,新增债券4829亿元(含专项债券4145亿元),再融资债券332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计划发行规模前三的地区为浙江、江西和江苏,三地合计发行规模占新增专项债券计划发行总规模的51%。

  适当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

  从债券资金投向看,目前已发行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项目、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聚焦基建领域。

  其中,投向基建占比显著提高。数据显示,前2个月,发行的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中,投向基建领域占比为71%,明显高于去年的63%。细分投向中,占比排名前三位的依然是市政和园区、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分别为41%、13%、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率,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是今年投资工作的关键,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优化投向领域,适当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的范围,加强各类政府投资的统筹协调和错位安排,提升各类资金的整体活力。

  在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看来,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应用范围可在继续支持交通等现有领域的同时,积极探索市政管网、信息基础设施、新能源等资金需求较大、收益保障能力较强、市场化融资更为青睐的领域中符合条件的项目。

  “专项债投向领域此前已逐步扩至11个,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也扩围至13个。”温彬表示,下一阶段,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等有望被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乘数效应下或能对撬动前期投资起到更大作用。

  政策“组合拳”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在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益方面,包括地方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内的资金总规模超过了6万亿元。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建立了增发国债项目的调度机制。刘苏社介绍,从目前掌握情况看,相关项目建设正在抓紧有序推进,比如北京、河北的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了48%、45%。

  袁海霞建议,要用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加强多部门协调。完善申报使用机制及配套设施建设,对专项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财政支出节奏的适度发力也为经济增速预期打开了上升空间。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7%,完成全年预算的进度为15.3%,支出进度为近5年同期最快。

  “从前2个月的财政支出看,既有总量效应,也有结构效应,这对于推动宏观经济的复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