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部门“十四五”发力:7万亿贷款托底2000万套住房交付 - 财经动态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财经动态宏观经济 > 正文

金融监管部门“十四五”发力:7万亿贷款托底2000万套住房交付

2025-09-23 08:32:01   来源:财联社   

9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部门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其中,房地产金融政策成效显著,特别是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成为化解房地产风险的关键举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表示,该机制通过白名单目发放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了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发布会主要回顾十四五成就,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但潘功胜强调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思路,表示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未来国内货币政策走向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来定,美联储降息为我国货币政策释放了空间,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目标下,预计未来降息仍存在一定预期,短期或以稳为主。中指院分析师告诉记者。

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总局牵头组建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这一机制在保障房地产项目顺利建设和交付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机制采取白名单制度,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资质、信用、财务等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确定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并向行政区域内的金融机构推送。

这一机制自20241月建立以来,迅速落地见效,到20259月,白名单项目贷款已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这一数字较今年5月初公布的支持的1600多万套住宅,数字出现进一步增加,这表明协调机制正不断扩围增效。上述中指院分析师称。

住建部与金融监管总局此前明确,将继续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让更多房地产项目获得融资支持。

协调机制直接针对房地产项目融资难题,而不是简单地向开发商注入流动性,这有助于精准支持保交楼工作。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指出。

分析人士指出,金融监管部门在十四五期间打出的政策组合拳已初见成效,未来房地产金融政策预计将延续现有思路,一方面继续通过融资协调机制支持保交楼工作,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三大工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过渡。

多措并举稳定房地产市场

除融资协调机制外,金融监管部门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从降低购房负担、支持民生工程到防控债务风险,多维度稳定房地产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透露,央行通过优化调整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多项政策,有效降低了居民购房负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政策。潘功胜表示,此举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根据中指院统计,2022年以来,央行合计降低5年期以上LPR8次、合计下调1.15个百分点至3.5%,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3次、合计下调0.65个百分点至2.65%,住房贷款利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李云泽则补充介绍了金融支持三大工程的情况: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高达52%

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潘功胜表示,至今年6月末,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3月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总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水平大幅度收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家外汇局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华福证券分析师任志强表示,当前一系列举措与政策、资金、预期三重对冲机制、跨市场跨境风险防控体系及严监管执法形成协同,既化解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关键领域的突出风险,又保障了金融资源不偏离服务实体经济主线,进一步夯实了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基础。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