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出口面临的下行压力可能超过原先预计,但是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始企稳回升,复苏时点早于我们之前的预期,未来房地产去库存措施还可以进一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财政政策宽松度的提高亦有助于维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就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进出口增速与全球经济增长脱节、房地产去库存政策选项等话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专访。
上行动力有望对冲下行压力
对于最近经济走势总体情况,马骏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在需求面上出现了几个新的变化。
第一,最近两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纷纷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按历史数据的相关性,全球经济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会使我国出口增速放缓约2个百分点。再考虑到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滞后效应和全球价值链收缩等因素,估计我国今年的名义出口增速在零左右。
第二,第二产业的投资继续减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去年的8%进一步下降至今年前两个月的同比7.5%。
第三,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企稳回升。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0%,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这是两年以来房地产投资首次回升,复苏时点比我们预期的来得更早。
第四,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加大。今年的财政赤字率为3%,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我们预计,随着减免税收和企业缴费率的下调,以及各地采取的房地产去库存措施的到位(也带有一定的财政刺激的特征),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平稳,房地产投资增速则有望稳定回升。
总之,从下行压力来看,出口面临的外需疲软问题加大,制造业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但拉动经济的上行动力也不可忽视,比如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等等。权衡这几方面的因素,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上行动力基本可以对冲这些新的下行压力。
PPI的平均降幅仍将较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至19个月以来最高值,PPI同比下降4.9%,连续48个月负增长,但降幅收窄。超预期反弹的CPI指数引来了滞胀的担忧。对于未来的物价走势,马骏判断,今年CPI的涨幅可能高于去年,但PPI的平均降幅仍将较大。
第一,最近食品价格涨幅创新高,鲜菜、鲜果、猪肉和水产品价格均明显超过过去春节期间的农产品(12.67,0.42,3.43%)平均涨幅,这将推高全年平均CPI水平。
第二,去年4月份以来,全国城市房价开始复苏,最近几个月涨幅加大,这将滞后推动租金等住房消费成本上升,也会通过刺激家电、装修服务等拉动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第三,货币政策对物价的时滞影响将逐步显现。去年年初以来,央行六次降准、五次降息,去年M2增速比名义GDP增速高出正常情况下3~4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数量分析结果表明,一般15个月后对CPI的影响会达到峰值。
第四,国际原油价格预期下调,会抑制我国PPI回升的趋势。IMF在最近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今年世界石油的平均价格约42美元/桶,低于2015年的51美元/桶。考虑到油价走势和我国出口继续减速等因素,估计今年PPI的平均降幅仍将较大。
影响宏观经济的五个国际风险点
马骏表示,多个国际组织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反映了最近一段时间经济前行指数偏弱、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和导致全球经济下行存在若干风险点。
一是石油价格持续低迷的可能性较大。石油价格下跌在支持全球需求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石油出口国由于其缓解冲击的能力弱,使得国内需求收缩、汇率贬值;石油出口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投资会大幅削减;欧洲银行业对能源企业的贷款可能出现恶化和较严重的坏账。
二是美元加息步伐的不确定性。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货币条件的变化、欧央行货币政策的超预期宽松和联储主席的表态给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元加息预期的大幅波动,会导致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和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
三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中国而言,存在地缘政治风险的国家不少地处“一带一路”沿线,有可能影响我们与其经贸往来。
四是欧洲银行业风险加大。年初,欧洲许多银行由于亏损和利润下降导致股价大跌。市场认为一些银行在未来补充资本金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困难。
五是英国是否退欧会给全球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有关分析表明,英国退出欧盟将使得为英国大规模的、持续性的经常项目赤字(约为GDP的5%)融资变得更加困难,这意味着如果英国退欧,可能导致英镑贬值、欧元升值以及其他国际市场的连锁反应。
出口增速与全球经济增长脱节
近两年,我国出口增速与全球经济增长出现脱节,即我国的出口增长弱于全球经济增速。对此,马骏解释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这一期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较快、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其他国家上升较快有关。但与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出口型经济体和金砖国家相比,我国出口增速仍相对较快,而这些经济体并不存在实际有效汇率快速升值或劳动力成本激增等问题。因此,除汇率和劳力成本因素外,很可能还有其他更为关键的因素在起作用。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收缩导致的全球贸易分工格局变化很可能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逐步将供应链转向国内,使得全球价值链缩短,价值链国际分工深化带来了贸易发展遇阻。2014年,美国和德国消费品进口分别增长4.7%和5.1%,中间品进口却分别下降2.2%和0.2%。2015年,美国和德国的消费品进口增速提高到6.7%和9.5%,但中间品进口却进一步下降27.1%和0.4%。从我国贸易方式结构看,金融危机以后,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逐步回落,由2009年的48.8%下降至2015年的35.0%,一定程度正是缘于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收缩对加工贸易产生的冲击。因此,无论是像我国、墨西哥等出口型发展中国家,还是韩国、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近年来外贸增速表现均较为低迷,与全球经济增长出现脱节。
房地产去库存的政策选项
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去库存问题,马骏将最近各地推动房地产去库存的措施总结出以下几类:
第一,通过农民工市民化去库存。目前,山西、山东、甘肃等省已明确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购房。例如,山东将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物业费补贴等政策,以使其成为长期稳定的住房消费群体。
第二,通过住房保障货币化、政府回购商品房作保障房去库存。与政府兴建保障性住房不同,住房保障货币化和回购商品房并非分流需求,而是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通道,既能缩短保障房供给周期,也为去库存提供了新的需求端。例如,广西用货币化安置作为棚改的重要渠道,以帮助消化的存量商品住房约占总销售面积的15%。
第三,通过宽松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去库存。推进异地贷款、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放宽提取条件等公积金政策也能有效提升居民购房能力。例如,2015年公积金贷款为四川全省全年商品房销售贡献了1/4份额,为化解库存贡献了1/3份额。
第四,通过财税支持政策去库存。如甘肃将住房转让手续费整体下调33%,宁夏将居民购买住房交易契税税率超出1%的部分由地方财政补贴。
第五,通过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去库存。通过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售租并举,鼓励各类机构投资者购房出租,既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又可消化房地产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