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刘世锦,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等主办的“2016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了,但是一季度的变化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确认。
“当然,触底以后是怎么一个状况,有人说触底了会不会大幅度反弹,不会的。触底的含义就是不会更低了,它将来最可能的形态就是一个大的L型,L型的底部有一个小的W型,就是一些小的波动。”刘世锦表示,如果能进入这样的平台以后,这将维持5-10年的时间。
关于触底的时点,他认为,中国经济有望在2016年下半年或者2017年上半年触底。
他指出,判断目前经济是短期回升,还是已达触底拐点?在需求侧关键要看基础设施、房地产、出口三大投资指标,尤其是房地产投资。
刘世锦判断,房地产已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拐点,“原因就是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峰值,大概是1200-1300万套左右,”而这在2014年就已抵达天花板。
此外,从供给侧角度来判断经济是否触底,刘世锦说,关键要看效益,一个是PPI,一个是工业企业利润。
基于此,他认为,从需求侧拉动潜力不大,经济触底成功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去产能,将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一季度的信息出来以后,大家比较乐观的估计,需要讨论的问题经济是基本回升还是开始探底,今天的题目是《短期回升还是触底》。由高速到中速:背后是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转换,是一种平衡转向另一种平衡。高速增长供求是一种状态,中速增长是另外一种状态。由高速的供求平衡转向中速的供求平衡,这个过程是经济回落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转型的过程。
我们在过去6年的时间经济就是处在这样一个转型的过程中。底在何方?其实就是在寻找中速增长的一个新的平衡点。从需求侧来讲,我们过去三十多年主要是高投资,因为消费基本是比较平稳的,而高投资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基础设施占比20%,过去有段时间比较高是25%,房地产大概25%,也有说30%,制造业占比30%以上。这三项合起来可以解释中国投资85%,剩下15%是农业和其他的。
制造业投资本身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所以,刚才三项实际上就是中国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三个最主要的需求。所以,高投资要触底就是三只靴子要落地。目前的情况看,基础设施的最高点是在2000年左右,最近几年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政府稳增长的工具,有时候波动比较大。出口过去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去年是负的增长。我是想说出口的回落,主要还是国内要素成本,劳动力的上升,出口竞争力在相对的下降。所以,这种回落也是有规律的。最近两三年有个特殊的情况,全球范围来讲,所谓的贸易的投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对我们出口增长有一定的影响。
再就是房地产。房地产也有不同的判断,有些人认为是周期变化,我们判断它就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原因就是构成房地产投资70%左右的城镇居民历史需求峰值大概是1200-1300万套左右,这就是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看,房地产的历史需求峰值相当于一个天花板,这个历史需求峰值是我在分析过程中比较强调的一个概念,我觉得这从本质上来讲实际上是技术决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需求的所谓的天花板。房地产2014年这样一个天花板已经达到了,达到了以后房地产投资的总量就是一个持平。所以,房地产投资在2014年的时候已经降到10%左右,2015年我们是想降到5%,但实际上已经降到1%左右。去年8月份以后,房地产投资的单月同比已经出现了负的增长。我的估计什么时候这个负的增长能够基本上稳下来,甚至什么时候由负转正,房地产投资如果能触底,这三只靴子基本上就落下来了。从需求侧来看,整个中国经济基本就触底了。投资目前的态势,到2月份以后投资的增长速度10.2%。
另外我们看供给侧,需求侧供给应该相应的调整,但是供应的调整比较慢,于是出现了所谓的严重的产能过剩,最突出的煤炭钢铁,这些行业基本上过剩在30%以上。钢铁已有的和在建的产能估计在12亿吨左右,但是去年产量8亿吨,出口1亿吨左右,国内7亿吨左6右。煤炭已有和再建的产能应该在50亿吨左右,去年的产量是36.9亿吨,过剩在30%以上。这种严重的过剩导致了一个所谓的通缩,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48个月负增长,最近-5.9%,到2月份以后这个数据显示略有回升,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反弹,现在到了大概-4.9%。
关于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通缩货币政策要放松,但是我历来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这种通缩和国际上一些国家对于流动性不足而出现的通缩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货币政策还是相当宽松的,但是过剩的产能问题解决了吗?煤炭、钢铁越来越多的问题改变了吗?没有。
第二个相关联的重要结果就是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从2014年8月份以后超过一年多的时间一直是负增长,在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的过程中煤炭、钢铁、铁矿石、石油、石化、建材大概五六个过剩产能问题最突出的行业他们在其中,PPI下行他们贡献都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剔除这几个行业整个工业的盈利状况还是可以的,工业企业利润的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些过剩产能。
两种思路,一种放货币,实际上所谓进一步的扩大需求,我刚才讲了,这个潜力是不大的。扩大需求,包括房地产、钢铁,这些历史需求峰值天花板已经看到了,你再扩大需求没有太大的潜力。出入在什么地方?就是去产能,而且这个去产能应该是实质性的去产能,或者说物理意义上的去产能,产能过剩30%得减少20%,这样价格才能回升,相关地区财政状况才能好。去产能这件事儿最近讲的比较多,中央也有部署安排,也有一些相应资金的支持,现在看起来推动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首先,有一种观点认为去产能会不会影响增长速度,我个人认为不能影响,因为严重过剩产能的行业他们的生产基本上是按需生产的,而且这些行业至少一年左右的时间一直在去库存。所以,你把过剩产能去掉以后对当期产量没有太大影响。
再一个问题,对现在的去产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现在大家都是等着别人去,自己不去。因为这些行业如果去产能到位以后,本身增长的规模还是相当大的。比如钢铁行业,我做过一个测算,中国现在人均钢铁的存量大概是6吨,美国是24.6吨,日本是人均40吨以上。假定中国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我们还需要新增三百余吨钢铁的产量,如果我们钢铁的产量每年8亿吨的话,还可以增长40年。8亿吨的规模相当大了,全世界的产量一半以上。这个数字到底有没有什么根据呢?举个例子,日本1972年经济下台阶的时候,他们当时的产量是1.19亿吨。去年日本钢铁产量多少?一亿吨。其实它没有很大的办法,中国的钢铁行业,包括煤炭行业,如果把过剩的产能去掉以后,它已有的规模,钢铁行业今后搞三四十年它是有这个潜力的。目前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在等你减我不减,将来正常了我不就坐享其成吗?它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从供给和需求到底底在何方,两个底,一个是需求的底,投资基本上稳下来。最近房地产投资经过一段时间负的增长,由负转正。到2月份,一线房价的上涨是一个刺激,但是可能是一个短期的,如果把这段时间过去看看中国房地产投资大的态势,它很可能还会保持一个负的增长。这还需要观察。当扰动过了以后看整个趋势。
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和政策有比较大的关系。出口将来正常是5%左右是一个正常的增长速度,现在一个负的增长,是偏低的,看能不能有所回升。我特别强调出口对投资相当重要的。出口对GDP增长本身的贡献,它需要有一个净出口的增量,这个条件非常苛刻,但是为什么出口对整个经济增长很重要呢?它对当期的投资影响不大,而出口对投资的影响根据我们的测算应该在30%左右的影响。所以,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观察这几个因素,最后看一个指标,投资能不能稳下来。
从供给的角度或者从供给和需求相适应的角度,就是效益。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PPI开始回升,两个因素,当我们去产能这个信号发出来之后,实际上对市场会有一个预期。前段时间大宗商品的回升可能和这个信号有关系。再一点也需要关注,前一段时间,至少到去年四季度以后,行业里最好的企业都开始亏损,钢铁行业,这个行业中最好的企业开始亏损以后很可能就是一个价格的地板,不能再低了,因为这个行业还要生存。所以,大宗商品价格的最低点很可能已经过去了。效益底的第二个指标就是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并保持适度增长。现在需要观察它稳定不稳定,可持续性怎么样。
总的来说,一季度这些指标看好,有短期因素的扰动,把它去掉以后,最近出现一个高点,根据我们一些模型分析,它是会回落的,我们需要观察,第二个落点出来以后会不会比第一个落点更低,如果更低的话经济还会继续下行,如果不是更低或者比较接近的话他很可能在构造一个新的底部。我现在比较关心的中国经济是要开始触底,如果开始触底的话,触底是需要多次验证,未来几个月是第一次验证,第二个低点出现以后会不会比第一个低点更低,如果不是更低的话,很可能构造一个新的平台。
说一个大的判断,中国经济经过6年的回落以后,现在非常接近底部了。估计2016年下半年或者2017年上半年会触底。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可以验证或者进行分析,一个是像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日本50年代、60年代增长速度百分之九点几,1972年以后下一个台阶,直接就是4%,韩国落下来以后大概5%左右,台湾相对比较好,台湾是5%-6%之间。中国的增长速度经过6年的回来以后大家特别关注一个数据就是投资的增长速度,我们现在投资的增长速度在10%左右,但是那个和固定资本形成还不是一回事儿。我们最近几年投资的增长速度和固定资本形成的增长速度中间缺口越来越大,现在几乎差到一半左右。如果我们投资增长速度在10%左右,固定资本形成的增长速度很可能是5%-6%之间,如果是这么一个增长速度也是非常接近底部。我总的判断今明两年很大的可能性开始触底。最近一段时间对中国经济看空的声音比较多,有些人是相当悲观的,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目前这段时间现在应该是中国经济最接近底部的时间。
2009年,2010年的时候,我们做一个研究中国经济将会下一个比较大的台阶,当时很多人不相信,因为那时候认为高增长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在反过来,我们不要太悲观,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了,一季度的变化很难确认,我们还是要进一步确认。当然,触底以后是怎么一个状况,有人说触底了会不会大幅度反弹,不会的。触底的含义就是不会更低了,它将来最可能的形态就是一个大的L型,L型的底部有一个小的“W”型,就是一些小的波动。如果能进入这样的平台以后,这个平台维持5-10年的时间,这样我们中长期发展目标还是有一个比较好的。
这里面强调供给侧改革,触底成功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去产能,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必须在一两年内见效。供给侧的改革真正解决中国经济的深层问题,我们提升信心很大程度上是你开始面对问题准备改革。所以,对中国经济的评估要考虑这些因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