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环京楼市成了重灾地。
由于“三年社保”的政策要求正在挤压大部分环京购房需求,使得很多项目处于艰难求生的状态。由此,燕郊楼市成交量下降80%,环京楼市跌至“2字头”炒房客开始降价抛售,环京楼市房价下跌幅度超过20%......关于环京楼市的各种消息接踵而来。
面对一波波循环往复的唱衰声,环京楼市真的没有未来吗?
环京楼市这十年
可以说,环京楼市是在概念下的疯涨,从其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窥出一二。
燕郊是全国唯 一房价超过3万元的城镇,而它又是怎样成为独角兽的?
被称为北京“睡城”的燕郊,2008年是其转折点。奥运之年的北京楼市投 资热盛起,燕郊作为一片新大陆受到各方关注,彼时燕郊房价3000元/平方米,在102国道两侧,大量的售楼处涌现,演变成了后来的“售楼处一条街”。 2009年,大量北漂外溢,燕郊房价开始步步上涨至6000-7000元/平方米。
首次大规模上涨始于北京限购概念。2010年4月“新国十条”出台后,北京在月底出台限购政策,规定对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暂停售房,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税的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1套住房。在北京限购政策溢出效应下,燕郊房地产迅速膨胀,其房价突破万元大关。燕郊最高房价达到1.3万元/平方米。
此后,在京津冀一体化政策利好及伴随着交通的不断改善,燕郊房价基本稳定在万元左右。
从2015年夏天开始,特别是北京副中心通州确定,燕郊楼市开始火 爆,房价涨至3万元/平方米。甚至在2016年上半年,通州建设北京副中心消息发酵及平谷线的推波助澜,燕郊楼市再次迎来投 资高峰,有楼盘报价已突破3.5万元/平方米。到了今年3.17限购前夕,燕郊楼盘最高报价已接近4万元,涨幅甚至高于北京楼市。
除了燕郊之外,“北三县”的固安是紧排其后的又一急先锋。这个与北京大兴只有一河距离的小县城,早在2011年传闻首都第二机场开工时,房价还在3000元左右徘徊,而截止到当前,当地房价早已超过2万元/平方米。
与“睡城”燕郊不同的是,除了新机场,固安也主打“产城结合的招牌”,2016年,传出“国际商贸城”启动、“国际轻纺城”开始施工、“大红门批发市场”落户固安的消息,也成为当地楼盘销售的一大宣传点。
不过,为了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固安在2016年4月1日推出限购新政,成为环京区域率先限购的区域。
但是, 2016年的限购效果尚未浮出之前,此前的各种利好就已经再次发酵:京津冀协同发展、通州副中心辐射范围扩大、S6号线、廊涿城际、京霸城际等消息再次刺激房价,环北京房价上涨的范围从廊坊四县扩容至廊坊主城区、永清、霸州等。
除此之外,2015年冬奥会成功申办的利好消息,也让张家口的怀来、崇礼等随后都齐头跟进。
无疑,环京楼市这十年,房价每一轮的疯涨都缘于利好政策的实施。
但是,在今年3月21日执行上调首付比例50%的限购政策之后,环京楼市已经开始大幅缩水。
进入7月,环京楼市限购加码的发酵继续。燕郊、固安、大厂等环京区域冷风袭来。
6月2日,三河市再出重拳,廊坊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加码限购,要求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3年及以上社保证明或纳税证明的,限购1套住房。
重压之下,燕郊楼市陷入一片死寂。相比3月之前的“门庭若市”,现在多个项目的售楼处“门罗可雀”。
在汇福悦榕湾项目最近一次的开盘中,实际均价3.9万元/平方米,现场看房者不足20人,这也是近两年燕郊新房开盘首次遇冷。
新房市场的冰冷行情与此前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年初,燕郊新建商品住宅交易量从去年四位数水平下滑至三位数,6月进一步下滑到两位数,仅成交52套。7月降至个位数,仅只有8套,相当于正常月份日成交数量。
根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燕郊地区新房成交量大幅锐减,仅成交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6.7%。2017年上半年累计成交额为37.7亿元,同比下跌75.5%。
燕郊二手房中介和业主也已经出现明显分化。数据显示,燕郊可售新房为1784套,均价在2.7万平方米左右,相比3月破3万元,奔4万元的房价,环京楼市普遍下跌了2成以上。
二手房成交活跃的首尔甜城、天洋城、福成上上城五期等项目相比3月时的历史最高点,降价幅度都在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