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930”一周年,又逢多个二线城市再度加码调控,在股价上体验了一次过山车的万科是如何把脉市场的?
9月27日,万科举行网上投资者交流会,证券事务代表梁洁对外界关心的调控等问题进行了答复。
梁洁称,今年政策环境整体上相对去年是收紧的,未来也将继续对行业的销售产生影响,导致销售会放缓。不过,由于今年前几个月有比较快的增长,预料今年全年行业依旧有正增长。
除了传统地产业务,不管是传统的物业管理还是行业新星长租公寓,万科在其他领域都占踞了一席之地。
谈及市场前景时,梁洁提到,随着存量市场越来越受重视,即使没有政策协助万科也会持续推进长租公寓业务,因为“未来新房销售一定会萎缩”。
政策效应:维持去化率有难度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是万科两任董事长王石与郁亮忒喜欢引用的一个句子。白银论调下的万科,在交流会上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梁洁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称,地产行业市况自2014年后开始恢复,一方面是由于信贷的放松。但自今年3月起,信贷开始收紧,首付比与贷款利率在升高,将继续对未来的销售产生影响,销售总体上会放缓。
但由于今年前几个月经历了比较快的增长,所以预料全年行业依旧有正增长,只是增速会慢一点,比如在5%-10%之间,甚至低于5%。
目前,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已经体现在万科的销售上。梁洁透露,今年上半年万科去化率比去年总体高,但到了七、八月份去化率开始下降,接近去年水平,未来去化率也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过去万科的去化率维持在70%以上,“实际上去化率维持是有难度的,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稳定在这个水平。”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2017年6月,万科的去化率仍在60%以上,但七、八月单个月的去化率降至50%多。
即便市况稍显艰难,万科也希望借这个市场调整的机会来获取更多的项目。梁洁表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土地价格高,随着政策收紧,市场竞争会减弱,万科获取项目的机会会增加。
由于今年土地公开市场竞争性比减弱,万科在公开市场获取的项目比例要比去年更高。可以对比的是,去年万科新增约3000平方米项目资源,有2/3来源于存量市场。
梁洁还称,目前万科主要在全国70个城市中布局,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三个城市集聚带。在这三大区域中,万科可能会进入三线、四线甚至五线的小城镇。除此以外,三个区域外的城市便只考虑省域核心城市。
谈业务分拆:优先拓规模
近几个月各城市纷纷出台鼓励发展租赁政策,正响应了房地产行业近两年来的一股投资风向——长租公寓。
虽然类似租购同权等政策的推出让市场看到了更大的机遇,但万科更偏向于认为,短期内政策对市场格局的改变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提及泊寓未来的发展计划时,梁洁表示,随着存量市场越来越受重视,即使没有政扶持万科也会持续推进长租公寓业务,因为“未来新房销售一定会萎缩”。
梁洁称,目前万科的长租公寓业务轻资产与重资产各占一半。其中,稳定开业的重资产项目NOI(营运净收入)回报率可以达到5%,相对而言,轻资产的毛利率会更高一些。
在这两种模式中,受长租公寓标准化的限制,万科推进比较快的是重资产业务。梁洁还称,长租公寓涉及到重资产的部分,未来也会尝试采用类似两支商业地产基金的方式引入资金,从而减轻财务负担。
梁洁认为,上半年泊寓新增加了6万间,年内新增10万间并不难。而且,由于行业市场集中度比较低,未来一段时间还是有比较快的规模增长,接下来每年增加10万间“也不是很大的目标”。
今年泊寓新增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接下来也会更关注在长三角与环渤海甚至中西部的发展机会。
比起地产新宠长租公寓,物业管理是更为传统的房地产下游产业,近两年来随着上市风潮的兴起,也博得了不少资本关注的目光。
对于万科而言,物业管理也是除了核心业务之外最为成熟的业务。梁洁称,虽然万科物业已经完成了员工持股,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但是万科在物业单独上市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2016年,万科物业首席执行官朱保全曾称已与万科集团完成业务分拆,万科集团与万科物业是控股关系。彼时,朱保全透露了万科物业的目标,即在3-5年内,成为中国第一个营收过百亿元的物业公司。
如今,2017年上半年万科物业合并报表的收入为30亿元,同比增加69.9%。期间,万科物业还宣布引入已完成引入博裕资本与58集团两家战略投资者的工作。
至于其他业务的上市计划,梁洁称,其他业务成熟度相对没有物业那么高,所以万科首先还是把规模进一步做大,提高盈利能力,亦没有明确的时间会分拆出来上市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