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一块伤疤”形容城中村:与城市格格不入,而又成为无数城市涌入者最初的落脚之地。如今,租赁的大潮已经启幕,房企、互联网巨头甚至传统行业从关注增量市场向关注存量市场的转变。随着城中村升级的推进,在深圳会有越来越多的案例发生。
其实,深圳许多长租公寓与城中村“共存”,也是城中村改造后的主要方向,长租公寓正在成为房企从“拿钱拍地”向“出售与持有运营并举”转型的道路之一。只是,长租公寓目前仍普遍面临着收益低、回报期长的难题。有长租公寓业内人士向记者披露,在深圳长租公寓行业的盈利水平平均在2%左右,不挣钱也是普遍现象。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结合流动人口租房市场和非流动人口中高校毕业生租房市场,国内租房市场规模达到1.38万亿元。“如果没有在红利收割期来临之前提前布局,那怎么可能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呢?”一位长租公寓的高管坦言。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企进驻城中村也是看到了市场机会,更充分利用现在的政策红利。房企应控制城中村改造成本,以保证后续的盈利空间。万科在给记者的回复中表示,在万科探索和推广城中村综合整治加运营模式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难题,但相信在政府的配套政策疏导和支持,企业一定可以将城中村的规范化租赁经营和物业管理提升一个新台阶。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租赁市场大规模发展的趋势在未来5到10年仍将维持,而租赁市场运营属于重资产运营,对于房企的资金实力要求严格。因此,未来有能力的房企仍将继续拿地,但同时也会转型做“房东”,房地产市场将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无独有偶,离玉田社区不远的福田区南园新村,曾经就是万科与佳兆业争夺城市更新主导权的“主战场”,但最终双双“铩羽”而退。此前,南园新村还出现在福田区首批老旧住宅小区棚改的名单之中。目前,许多深圳城区里的城中村其实已经被各家房企争相圈地,城市更新还是多数房企进军和立足深圳的重要法宝。因此,不管是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还是改造后带来的诸如租赁客源效应等其他效益,房企与城中村之间的关系,仍充满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