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层的住宅楼主体结构还没有封顶,蓝色的爬架上仍有工人在作业,楼下已经开始铺设地砖……穿插式施工不仅可使项目提前8~10个月完工,而且整个工地干净整洁,建筑工人有条不紊地干活。这是“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贯穿整个施工环节所能呈现的效果,更是装配式建筑的实践案例和缩影。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名单》,北京等30个城市成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认为:“由于成本及观念认识等原因,装配式的工业化制造尚未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企业与社会缺乏建造方式转型的内生动力,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装配式建筑并未普及。”
具体到房地产开发领域,对于开发商来说,拿地之难不再只囿于资金压力,更考验装配式建筑开发能力。
据了解,目前国内只有碧桂园、万科等少数龙头企业在装配式建造领域开启了探索实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推广装配式建筑以来,装配式项目开工面积逐年持续增长。2014年深圳万科的商品房住宅项目100%实施装配式建筑,2016年深圳万科的装配式项目新开工面积达118万平方米。
碧桂园自2015年成立从事建筑产业化研发团队以来,已在北京、上海、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广东等地实施30余个装配式项目,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
谈及碧桂园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加速发力背后的考虑和动因时,黄宇奘认为,碧桂园近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上半年开发面积已超过6000万平方米。在致力于为消费者建造高性价比的房子的同时,降低单位建筑能耗,是碧桂园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积蓄力量、储备技术和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推动建筑工业化是一项重要任务。碧桂园以“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为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努力追求自我超越与完善,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有益探索。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加速发力,碧桂园承担社会责任,为建筑工业化发展作出贡献。
碧桂园推出“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以项目为抓手,通过SSGF“黑科技”,成为建筑领域的一匹黑马。目前,碧桂园已在34个区域55个项目试点推行“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这些项目分布在北京、广东、四川、重庆、江苏、湖北、河北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对于未来的发展,黄宇奘表示,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和改善居住环境品质的需求依然强劲,这将是集成式工业化住宅快速发展的最佳切入点。碧桂园作为房地产龙头企业秉承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工匠精神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很好推敲”、“脚踏实地奋斗,伟大在于细节”等理念,继续发扬工匠精神,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提高,将“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在行业中推广,做到客户、企业、员工、合作方等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