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PPP模式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联通重要推动力 - 房地产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房地产 > 正文

蓝皮书:PPP模式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联通重要推动力

2018-04-27 13:06:36   来源:   

4月26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PPP蓝皮书:中国PPP行业发展报告(2017-2018)》称,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已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推动力。

这份由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报告指出,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总体情况不理想,部分发展滞后国家相关设施亟待完善,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也由于基础设施建成较早,面临更新换代。

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但仅靠财政体系难以满足相关资金缺口,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又决定其不可能全部由社会资本承担,这就给PPP模式带来了机遇。

报告分析说,PPP模式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能够在基础设施领域发挥社会资本的资金、技术、管理和运营优势,并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弥补投资不足,同时提高基础设施供给效率和质量,克服传统“公建公营”模式的弊端。

实际上,PPP模式已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项目超过800个,总投资逾5000亿美元。从行业分布看,上述项目涉及油气、电力、安居工程、通信、交通运输、水利和采矿等领域。

报告表示,随着PPP模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加广泛应用,中国企业也将加快“走出去”步伐。例如,2017年中国铁建等参与的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运营维护项目,就打破了西方国家运营商对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垄断。

不过报告也提醒,中国企业在参与相关项目时,还应充分掌握东道国PPP政策和国情,重视项目前期论证、合同签订与履约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并进一步发挥多边金融合作机制,广泛分担风险。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