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预计2018年将有近30家房企迈入“千亿军团”。而在2015年,仅有7家房企销售超千亿。“在拿地、融资等各个方面,‘规模效应’都十分明显。”
近期,上市房企陆续发布11月销售业绩。从公告数据来看,在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大中型房企在11月的销售额涨跌不一。一些中型房企业绩增长迅速,体现出年末冲业绩的势头;“第一军团”的四家企业业绩平淡,除万科外,其余三家的销售规模都有所下滑。
但由于前期销售规模不菲,今年前11月,多数企业的销售规模高于去年同期,且不少房企提前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易居克而瑞的统计,今年前11月,已有25家房企的销售规模突破千亿。这一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年份。如果考虑到其他业绩不错的企业,到今年年末,将有近30家房企迈入“千亿军团”。
而在2015年,仅有7家房企实现千亿。短短三年间,千亿军团就扩充了三倍之多。
11月去化率不及预期
受到严厉调控政策的影响,到11月,房企的销售业绩已不像此前几个月那样高歌猛进。
今年11月,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55.6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58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88%、67.83%。环比也有明显增长。
但这是“第一军团”中唯一一家单月销售增长的企业。碧桂园、恒大、融创11月的销售规模都比10月有所下滑。其中,恒大11月份的合约销售金额约为340.7亿元,创今年以来的月度最低,这一规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三成。
中型房企中,金茂、阳光城、中南建设、新城控股等企业在经过此前的大规模销售后,11月的去化步伐有所放缓,这些企业的月度销售规模均低于10月。今年前11月,上述房企的销售规模同比增幅均超过50%,金茂甚至实现110%的增长。因此,有分析认为,这些房企11月销售放缓,有主动“刹车”的考虑。
世茂、首创、美的置业、雅居乐等企业,11月的销售没有放缓之势,当月的销售规模均高于10月。
根据易居克而瑞的统计,今年11月,32家房企销售规模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7%。但与10月相比,销售规模基本持平。该机构指出,11月以来,虽然房地产项目积极入市,推案量大幅增加,但去化率表现普遍不及预期,原本房企期望依靠加大供应迎来年末反弹,但实现难度很大。
这种现象早有先兆。从今年年中开始,南京、合肥、厦门等热点城市的新房项目出现降价。9月以来,房地产企业普遍推行价格策略,且折扣力度逐渐增大。尽管如此,但去化率仍然不及以往。
9月末,万科还在秋季例会上打出“活下去”的标语,认为房企正面临销售和现金流的考验。
按照惯例,房企通常会在12月发力销售,从而冲击年度业绩,很多房企的年度销售高点往往出现在12月。北京某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今年年末可能不会出现“集体发力”的情况,由于可预见到的市场下滑,部分业绩相对较好的企业,可能会选择将一部分优质项目预留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