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建委4月23日发布《落实“房住不炒”定位,坚定不移发展完善共有产权住房》一文,其中提出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满足无房居民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是建立健全首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64个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含转化项目33个)实现土地供应,并处于建设过程中,共提供房源约6.55万套。其中,已经进入选房环节的31个项目,共可提供房源3.2万套。据悉,上述31个项目的23个项目房源一次销售已全部售罄或基本售罄;位于城市发展新区六环路沿线的8个项目一次销售后存在剩余房源约6000余套,目前正在组织二次登记。
从需求端看,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累计申购家庭约77万户,其中审核后符合项目申购条件的家庭累计约42万户,剔除重复申购后,符合条件的申购家庭约23万户,与自住房政策实施时相比,房源数量与申购家庭数量的供需比从1:400下降至1:7。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制度设计看,北京的共有产权是中国保障房到目前为止最完善的一次,回归了居住功能,“避免了过度福利化”导致的开着宝马申请的现象。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中心城区共有产权住房仍然供不应求,而城市发展新区六环路区域当前供需矛盾不大。这些区域也是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重点承载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发展新区交通和配套设施,增加合适的就业岗位,推动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向新城有序疏解。
具体来看,市住建委近期已经向东城、西城区统筹调配了1200套房源,同时,各区在坚持共有产权住房基本条件下,降低了本区申购门槛,并与产业人才政策有机结合,扩大申购范围,实行专项精准分配。另一方面,市住建委将进一步深化细化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各项政策,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