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关键点今日合龙 - 房地产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房地产 > 正文

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关键点今日合龙

2019-07-18 10:13:40   来源:   

  7月17日早,由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承建的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北东口水道通航孔桥公路梁合龙段完成最后浇筑,标志着大桥平潭段实现全部贯通。为后续架梁铺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个人小档案,请查收 

  姓名: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绰号:“海上飞虹” 

  身长:16.34公里 

  家庭住址:起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经过四座岛屿后到达平潭岛 

  特长: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身体组成:下层设计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I级铁路,上层设计为时速100公里的六车道高速公路 

  特殊技能:挑战“建桥禁区”并取得压倒性胜利 

  最新自拍照:看这里~看这里~▼ 

\

  △最后一个连续刚构公路梁浇筑完成 

  再给大家看看邻居:看这里~看这里~▼ 

\

  △福(州)平(潭)铁路示意图 

  极限!世界风口造桥 

  作为世界在建难度最大的海峡大桥,项目自2013年底开工建设,克服了大风、水深、浪高流急、海底裸露倾斜岩面等恶劣气象、水文、地质难题。 

  平潭海峡的“臭脾气”有哪些? 

  01 

  这里的风脾气很暴 

  平潭海峡的风脾气很暴!常年刮大风,海风吹着海浪跑,如千军万马过峡口,其风波之“险”与百慕大、好望角齐名,是世界三大风口海域,被称为“建桥禁区”。全年6级以上的大风天数更是超过309天,仅此一条便能成就平潭海峡建大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实际情况远比数字更恶劣! 

\

  △大风起时,惊涛拍岸,施工现场更像一大锅烧开的沸腾海水 

  02 

  这里的岩脾气很硬 

  平潭海峡的岩脾气很硬!这里常年穿过海峡的强力海风,带动奔腾的海涌昼夜不歇,淘走了海底的松散岩层。海床面高差起伏大、岩面倾斜以及无覆盖层的裸岩,最大抗压强度达到210兆帕,接近钢铁的抗压强度。 

  工程师“顺毛”有啥妙招? 

  大桥的建设者们,勇敢面对这些“臭毛病”,并想出了很多“顺毛”妙招。作为桥梁史上的新长征,大桥集众多桥梁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于一体,桥梁跨度每前进“一小步”,科技水平要跨越“一大步”。 

  01 

  石头种树,浪里搭台 

  建设者首创“石头上种树”,海浪中搭台。借助“海底扫描”技术,摸清海底地图。再利用打桩船自身的稳定性,将钢管桩放到预定位置,浅埋入岩,连接横梁,造出一个临时“板凳”。 

  借风平浪静之机,下放预制的圆柱形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让钢管桩“脚下生根”,为钢护筒“外穿铠甲”,使“小板凳”扩展为7人足球场大小的深水裸岩钻孔施工平台,使桩基和桥墩施工有了施展武艺的空间。 

\

  △埋植式钢混组合平台施工技术 

  02 

  镇海平波,一定乾坤 

  亚洲最先进的打桩船,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海上最大打桩直径达到6米,并有GPS自动定位,将打桩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 

\

  03 

  神器助力,安全无虞 

  中国铁建大桥局施工的平潭段全长5.3公里,包括55个水中墩。大桥有116孔梁采用悬臂挂篮施工,依靠“挂篮”的移动让桥梁在空中“生长”,高峰期共有68对挂篮同时施工,创造了我国跨海大桥悬浇施工数量之最。 

\

  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台风区双孔连做造桥机,采用过孔一次,完成两孔预制节段梁的拼装,工效翻倍,它的结构形式采用下承怀抱式,可以保证在8级风的条件下施工作业安全,降低了安全风险。 

\

  △国内首座台风区双孔连做造桥机作业 

  展望!联通海峡两岸

  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实现福州、长乐、平潭三地的互联互通,形成福州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促进平潭综合实验区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 

  平潭岛是中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岛屿,与台湾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2020年,随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通车,这里也将实现火车出行!同时大桥作为京台高速的咽喉部分,是通往台湾远景规划的重要通道,对推进两岸基础设施联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