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
国金证券数据显示,前11个月地方债新增债券合计发行30366.34亿元,占2019年新增地方债发行限额的98.6%,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限额并未使用完毕。其中,新增一般债合计发行9073.68亿元,剩余150.37亿元尚未使用,完成进度97.56%;新增专项债合计发行21213.96亿元,完成进度98.68%。
分地区来看,湖南、青岛新增债券额度剩余较多,分别为81.47亿元及40亿元,而江西、福建、广东、贵州、海南、江苏、陕西、上海、深圳等20个地区的全年新增限额已经使用完毕。
从专项债券来看,安徽、云南、广西、福建、广东、贵州、海南等29个省份及地区的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已经使用完毕,山东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超过全年限额。截至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9年开始,地方专项债的发行时间就有所提前。从投融资角度看,提前下达部分专项债发行计划,一个作用是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建设资金的提前安排,而同时也可以匹配金融机构上半年资金面相对宽松的基本面,使地方政府整体融资成本降低。此外,因新时期的专项债可兼顾项目资本金的筹资作用,所以,提前下达任务,有利于地方政府获得充分的时间对新品类的债券服务于不同类型项目之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唐川表示,因今年中央已明确规定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同时国务院也已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调整了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所以明年专项债筹得的资金流入基建和公共服务领域已是必然。
在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王军看来,四季度进入施工旺季,随着2020年万亿元专项债额度提前落地,四季度基建资金来源有所增加,大基建预计将是四季度至2020年建筑板块的投资主线。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近期,多地密集开工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
“我国基建的发展模式会向着更有经济协同价值、带动资源流通的方向转变。预计以推进人才流动、物流发展为导向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以信息高效流动为导向的
唐川预计,2020年基建投资将会有显著增长:一是因为在房地产控量的政策趋势下,基建投资已然将成为稳定增长的重要工具;二是如果未来各方配合资本金比例的下调相继落地不同领域的项目资本金专项债券,那必然将带来基建投资总额的相对增量。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