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交通强国战略组组长傅志寰于
他进一步解释,优规划就是在科学预测未来客货运输的需求基础上,优化路网规模和结构,聚焦需求精准发力,不能再搞大水漫灌,基础设施建设应该适度超前,但是不能过度超前;调结构就是重点发展绿色交通和轨道交通,提高铁路、水运绿色交通的货运的分担率;补短板就是西部地区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和城市拥堵问题;抓综合就是构建铁、公、水、航互联互通,优势互补;重枢纽就是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融合,实现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
傅志寰表示,我国2020年以后将进入基础设施投资的变坡期,建设强度将逐步下降,需求将逐步上升。从全局看,基础设施能力大体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但也存在结构性问题和短板。公路运输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铁路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有调结构的需求。
傅志寰表示,交通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共享化是现在发展交通切入点,又是牛鼻子。实现一体化发展,实现公、铁、水、航和城市交通相互融合,要向综合一体化包括基础设施、信息、服务要效益、要质量;力推绿色化发展要发展城市和城市群轨道交通,这是薄弱环节,发展轨道交通不光是地铁,是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
傅志寰表示,我国交通装备仍然存在短板,飞机、汽车、船舶动力还受制于人,需要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装备水平,攻克汽车等载运工具的关键技术,实现排放的洁净化,提高高技术船舶的社会配套率等。另外要保持部分技术领域的领跑地位,保持高铁技术、港机装备世界领先地位,开发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