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当下各地亟待破题的重大生态课题。长期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科道农业”),投入逾亿元资金用十多年时间探索构建了以生态价值化为核心理念的“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10月16日,该项目在深圳举行的第15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上荣获全球“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12月9日,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率队走进四川科道农业有限公司,就“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进行了认真考察,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据科道农业负责人宋志远介绍,“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是以新型建筑材料应用技术、智慧立体种植和栽培技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利用技术、沼气循环系统等10多项新技术融合集成改变城乡形态的智能化“循环系统”,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该项目的及时推广实施,将人工创造优质耕地数亿亩,消除城乡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焚烧厂的巨额投资和运营费用,实现厕所的彻底革命,年实现污染源转化为数万亿有机肥、沼气、绿色生态价值资源,顺利达成“海绵城市”和“节水城市”的战略目标。使居民家的阳台、外墙都种满有机瓜果蔬菜,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生活所需,实现栋栋钢筋水泥建筑转变为栋栋绿色价值森林,全面促进城市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绿色生态价值化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带来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耕地减少等诸多社会问题,完美实现生态环境价值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很好地解决当下国内大循环战略目标,为实现国家未来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实验区2007年9月开始建设。历经多年的潜心耕耘,在数十项国家专利技术的支撑下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由理论变成了现实,被第15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授予全球“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目前,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已经从1.0版本升级到3.0版本,正在向4.0版本升级,下阶段将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
仇保兴一行深入科道农业“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实验区,参观了公司“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中央展示区、覆盖半径 5 公里的真空厕所系统、日产 300m³的沼气系统、年产 6000 吨的有机肥生产中心、有机生产实验区、“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样板1.0 和 2.0 版本以及“四态合一”展示区。考察组对科道农业城乡系统建设的理念给予充分肯定,对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并从如何更好地把实践与政策有机结合、模块化与系统化相结合等方面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四川省人大部分领导在参观项目后认为,“城乡四态循环农业建筑系统”是对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效探索,符合成都以新发展理念统揽城市工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宋志远表示,科道农业未来将致力于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的生态价值系统,重新定义人居生活标准,为国家加快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助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