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成为汽车共享突破口:市场可达百亿规模 - 汽车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汽车 > 正文

新能源成为汽车共享突破口:市场可达百亿规模

2016-01-08 13:06:40   来源:   

2016年开始,深圳、青岛等地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业务正式运营。一位从事汽车共享的创业公司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分时租赁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市场化路径之一。

去年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元年”,但公商务用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上量的最重要途径。广州车展期间,吉利汽车集团总裁兼CEO安聪慧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仍然以大客户为主,受制于配套设施尚不完备等因素,新能源车的“共享”属性鲜明。

在政策强势推动下,分时租赁成为新能源车落地的最大出口。受此影响,分时租赁业务将在2016年进入爆发“窗口期”,微租车创始人兼CEO杨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成熟市场经验,未来80%的出行依靠汽车共享,这一市场可达到百亿规模,而且会很快到来。同时,分时租赁行业的门槛也正在加速提升,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进入快速孵化期。

分时租赁处于1.0时代

“我们是做数据出身的互联网企业,拥有数据基础之后,我考察了包括租车、餐饮、地产等多个服务行业,发现租车行业的商业模式最落后,可尝试空间也最大,因此选定了这个领域。”杨洋表示,微租车作为一个轻资产企业,提供分时租赁车辆的运营管理系统,与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合作,打造城市汽车共享闭环。

汽车共享起源于欧洲,现在除欧洲以外,在北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发展很快。电动汽车整车租赁业务遍布全球近十个国家。近5年来,以德国Car2go、法国Autolib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共享成功运营,为中国城市发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提供了重要参考。

所谓分时租赁,即“按小时定价,按分钟计价”,此计费方式让用户自由把控用车时间,省去门店人员的时间与成本,而在新能源汽车在补贴之后,租赁价格更加便宜。在车辆使用完毕后,通过互联网支付即可,让用户用车时间更合理,同时节省了不必要的车辆空闲时间。

“受限于驾驶里程等因素,新能源车并不是分时租赁的最佳选择,但在强势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车与分时租赁形成相互促进的态势。”北汽新能源持股的绿狗租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作为北汽新能源重要的车辆出口,绿狗租车通过分时租赁让消费者通过最小成本体验新能源汽车。

但是,处于起步期的我国分时租赁模式仍处于1.0时代。比如,由于商业模式不完善、对于车辆控制系统不完备等问题原因,目前分时租赁用户体验难尽人意,比如取车和换车网点固定,且网点难以普及。同时,在当下商业模式中,租车企业资产越来越重,当下模式的革新势必出现。

今年或迎市场爆发期

“2016年,本市计划在国家部委及北京市相关单位完成2000辆纯电动车分时租赁的示范运营,到年底计划完成6000辆,包括建成175个充电网点。”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韦瑾说。届时,北京市将建立基本覆盖中央驻京单位、北京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间的自助分时租赁网。

不仅北京如此,新年伊始,由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快速展开。2016年深圳2万个电动小汽车增量指标已全部配置完毕。其中,9600个电动车指标分别配置给汽车租赁企业与分时租赁公司等,元旦起深圳市民提供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

此外,青岛、武汉等地的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体系也相继完成,今年各地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将成为新能源车的最重要流向。“除了解决销售去向,让消费者体验新能源车更为重要,通过这一方式,普及新能源车的使用习惯,对于改变目前汽车结构,推进新能源车未来的大规模普及有重要影响。”一位新能源车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正在加速实践分时租赁模式,改变用车习惯。“未来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将是不可估量的”杨洋同样认为,“放眼未来,租车行业必将成为一块大蛋糕,这也就是诸多金融巨鳄进入市场的目的。但就目前而言,中国虽然拥有执照司机多达2.4亿人次,但老百姓并没有普遍形成租车使用的习惯和意识,与欧美相比,中国80%的租赁市场仍属空白,未被开发。”

资料显示,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为快速的汽车市场之一,但如此形势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司机数量。因此,通过租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完成潜在用户的驾车需求,是接下来汽车市场的重要商机。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