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掣肘的充电桩及动力电池在2016年新年伊始双双迎来政策利好。
今年1月1日,最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等5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去年12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也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对外发布了全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等5项国家标准。
紧随其后,国家政策对于废旧电池的管理利用也日渐清晰。1月8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公告,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并预测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万辆左右。配套设施等短板的补足,无疑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具潜力的增长空间。不过,在新政策汇聚而成的全新市场氛围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面临一次新的洗牌。
一统江湖
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各项政策红利,正在日趋完善。
“新国标的出台是为了解决安全性和兼容性问题,大的方面是为了用户使用方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旧国标关于通信协议有不完善的地方,厂家理解也各有不同,存在车桩不兼容的现象。“此外关于安全性的问题原来也有,现在认识提高了,新标准加了很多东西。”
在此之前,业内执行的旧国标是2011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等4项国家标准。相比之下,新国标在安全性方面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诸多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辆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此外,新国标中修订的5项标准在原来4项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了充电接口的安全性。
而在更明晰的接口数据和细化参数的新国标落地后,此前直流充电接口(多用于公共快速充电桩)不兼容的瓶颈也有望被一举打破——在此之前的旧国标,即便是理论上应统一兼容的国标端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车型不能兼容。东风日产就曾在北京地区做过兼容性验证。“验证的结果是(北京的充电桩)约50%可以匹配。”东风日产相关负责人曾对本报记者透露。
这也正是前期国标宽容性太大、指标的明确细化不足所导致的。“每一家充电设施企业在做匹配测试时都不可能涵盖所有车型,因此,可能有些测试做得多的匹配性就更好。”国电南瑞(600406,股吧)用电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倪峰坦言。
也因如此,在对传导充电装置和系统、交直流电接口、通信协议设置严格要求后,未来充电桩、新能源车甚至于相关充电设备都将有统一的生产、制造和检验标准。而随着新国标在充电桩的统一性和适配性上的大幅提升和完善,则将在很大意义上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充电乱象。
改造升级
“基础设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价值链问题,也是平衡利益的问题。”欧阳明高直言。在众望所归的新国标落地后,更重要的则是如何真正贯彻执行,从而终结乱象。
1月11日上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新国标实施动员大会召开,包括国家电网、比亚迪、中国普天在内的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成员单位,对于新国标的执行方案进行交流和探讨。在联盟理事长董扬看来,“新标准的出台仅仅是个开始,具体实施应用、验证、标准修订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今年4月1日起正式开展充电设施产品认可标识工作,其间还包括认可标识检测机构的选定工作。”联盟秘书长许艳华透露,新国标的执行将从新标准培训、充电设施产品认可标识和执行跟踪三部分进行。
而汽车企业与充电桩建设企业也纷纷投身新国标的产品和配套革新中。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正积极配合新充电桩标准的制定和执行。”1月11日,特斯拉中国区公共政策与充电设施总监高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在统一性和适用性更高的新国标正式出台后,特斯拉总部正在加紧做技术方面的研讨和升级,未来新生产的车辆将符合中国的新充电标准,并对已售出车辆提供转换设备,实现兼容。”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亦对本报记者表示,内部技术团队正在探讨升级方案。“毕竟电器设备领域我们很熟悉,这类研发都能很快适应,并没有太大难题。”
但相对产品改造和研发转换设备在技术上改进的难易程度,对现有充电桩的改造工作就复杂很多。“电子锁、设备内部的电路等都需要调整,若对老的充电桩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成本就会很高。”普天新能源相关人士坦言,“目前国内对充电设施没有太多的补贴政策,只能依靠企业自有资金进行整改,短期集中整改压力会很大。”
“目前我们的改造还是先基于车型本身和适配转换器,充电桩改造还需要一定时间,按批次有计划地进行。”高翔同样坦言。
门槛提高
“充电接口标准统一是车桩互联互通和高效发展的基础。”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童光毅副司长表示。但是,新国标发布了,互联互通的充电桩时代就真的到来了吗?
或也并不尽然。
至少新国标出台后,何时能在产品和配套设施的统一实现到目前为止仍未可知。新国标发布后,几乎迎来汽车全产业链各方的一致叫好,但至于实现统一适配的时间节点,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在内的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未明确。而在华商三优、中国普天等配套承建商的预估中,很可能长达“1到3年”。
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永东更是直言,目前五项新国标最后一部分落实起来相对复杂,它要求充电设施读取电动汽车车身的相关数据,比如电池使用状态、充放电的电流、电压等信息,俗称“握手协议”。“既然是握手就需要双方都伸出手,充电桩企业需要车厂开放这些信息,事与愿违,车厂担心开放信息会影响汽车安全性,所以真正实现国标的完全统一还需要协调各方的诉求。”刘永东表示。
欧阳明高也表示,“新国标会对充电企业带来一定冲击。新国标对安全、充电数据都提高了,势必会引起行业的洗牌。”不过,欧阳明高认为新国标的出台依旧值得拍手称快。“这是好事,会促使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做得更好,正面作用会比负面大得多。不管大小企业,都应参与到新国标的评测中。”此外,欧阳明高还表示,充电桩建设企业虽有压力但也有机会。“商业模式上要合理,如果没有盈利模式肯定搞不下去。常州万邦众筹的充电模式就很好,把整个后市场都做了起来。通过新国标提高技术,将促进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
不可否认,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势必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将对政策的推进起到反促作用。无论还有多少待解难题,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