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乘用车军团在过去的2015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总销量实现7,686,977辆,较2014年销量上涨24.0%,市场份额提升4.4个百分点至38.1%,成为该年度车市风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果从产品类别上来看,自主品牌是凭借SUV超高速的增长而崛起的,在轿车方面则没有什么突破,但是细究下来,自主品牌能获得市场认可也有其多年积累的内在原因。
从2010年左右开始,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各大自主品牌纷纷进入转型期,开始正向研发的新阶段,大举引入国际人才,所打造的产品不仅品质提升,品牌美誉度也在日渐增强。另一方面,以长安、广汽为代表的国企自主阵营,则凭借与合资企业多年合作的背景,内化技术,吸收人才,与外资品牌共用零部件供应商等,这些措施无疑成为自主品牌出现新气象的内在因素。
在种种资源的运用中,自主品牌对于人才资源的引入是关键的一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开始踏入自主品牌车企,涉足领域包括设计、研发和供应,与此前几年相比,近年来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洋教练的魔力
2015年中国车市中涌现出一大批自主黑马产品,其中以小型SUV最为突出。广汽传祺GS4便是鲜活的例子,该车一举带动广汽传祺实现年销19.5万辆、同比增长高达约45%的亮眼业绩。
传祺GS4让人印象深刻的国际范儿高颜值设计来自广汽工程研究院概念与造型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张帆,这位同时也是德国奔驰设计本部的终身设计师,为广汽传祺带来了不一样的国际风格。
吉利则靠着轿车在市场上掀起波澜,其B级车博瑞目前月销已经超过5000辆,成为当前最为成功的一款自主品牌B级车。该车同样在设计方面有独到之处,其融合国际风与中国风的独特设计思路功不可没。博瑞的设计师彼得·霍布里是个地地道道的洋人,此前他是沃尔沃汽车主管研发的副总裁,现已帮助吉利打造了新帝豪与博瑞等一众全新车型。
在研发、零配件采购供应领域,许多外籍人才的引入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例如在研发方面,吉利依托与沃尔沃的技术合作,北汽依托北汽德奔,上汽则依托与上海通用的合作,广汽依托与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合作,在技术研发方面开始为国际化打下基础。
在外籍人才引入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奇瑞,在其常务执行副总裁陈安宁的主导下,大批有着国际背景的研发人才涌入奇瑞。消息显示,最近奇瑞又从海外引入两位高管,一位是负责奇瑞上海研发中心的Ray,此人曾是通用泛亚技术中心总裁;另一位是担任奇瑞产品与创新策略的总监Peter,此人曾在宝马、保时捷公司负责品牌工作。
与奇瑞相似的还有长安,在其研发人才队伍中,千人计划人才达到12人,外籍人才300人,长安的研发实力也多年居于国内第一。
合资反哺自主
比起奇瑞、吉利等民营自主品牌从外部引进外籍人才,几大国企阵营的自主品牌实现国际人才输入的方式则多为“内部消化”。比如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这些企业通过“合资反哺自主”的方式从合资企业调动高管人才至自主品牌,在战略上推动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展。
以上汽为例,其自主板块的一把手王晓秋便来自上汽通用体系,在他的主导下上汽自主旗下的荣威与MG名爵两大品牌开始焕发活力。虽然去年上汽乘用车在销量增幅上并不明显,但是经过梳理,两大品牌的定位比以往更加明晰,荣威高举高打走国际风。MG名爵则走时尚运动风,该品牌去年所推出的SUV车型名爵锐腾也成为车市自主品牌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
无独有偶,一汽轿车总经理安铁成来自一汽-大众,长安汽车高管中则有多人来自长安福特体系。对于有合资背景的人才的渴求,让自主车企之间也展开了人才争夺战,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长安与北汽之间的人才流动。由于近年来长安与北汽一直在争夺国内汽车集团第四席的位置,双方在人才方面的争夺也变得日趋白热化。
去年蔡建军从长安PSA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职位上离开,短暂回归长安汽车,其后被北汽挖角,出任北汽股份副总裁、销售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由此蔡建军成为从豪华车阵营转战自主品牌的一个典型人物。蔡建军此去的任务是帮助北汽顺利实现π计划,其制定的全新营销策略也开始在北汽展开一系列动作,而北汽在未来能否实现对其他自主品牌的赶超,蔡建军的作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