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进入中国市场为目的的进口汽车,一律落地征税,不能在保税区内开展保税。这一施行了11年的政策,在上海实现突破。昨天,上海海关发布公告,称将在上海自贸区试点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业务,并同步推出保税仓储监管操作规程。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增加了资金流动性,周转起来更灵活,不再为了落地征税而事先筹措大批资金。”中国绿地润东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昊然表示,以一辆欧规的宝马x5为例,5万多欧元,其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加在一起,要3万多欧元。上海自贸区试点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业务后,3万多欧元可以先不交,如此一来,原本进口两辆车的成本,现在可以进口三辆车。
根据要求,此次试点的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期限为3个月。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文灏表示,对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多了3个月去腾挪流动资金,平行进口汽车在保税仓储期间,试点企业或仓储企业还可以按规定申请适用自贸区的创新制度。
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在上海自贸区内推出了31项政策措施,只要是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都能在享受保税政策的基础上,享受其他31项政策措施的“叠加包”服务。比如先入区后报关,平行进口汽车到码头后,可以先存到保税仓库里,在规定的14天内再进行申报;又比如保税展示交易,因为平行进口汽车的特点是车型比较多,不一定是销售中国市场的车型,很多消费者对看看实货的欲望比较强烈,车企可以在保税期间,把车放到区外指定点展示。
在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处的孙菁看来,平行进口汽车整个行业现在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地好,因为从外围的政策环境来讲,平行进口汽车最关键的两个环节已经被打通。其一,是去年底今年初,困扰平行进口汽车试点许久的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问题终于得到破解。其二,就是海关保税政策的落地。
“花两三年,上海口岸的平行进口汽车量,能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到四成。”蒋文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