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少车企正大规模密集推出1.0~1.5排量区间的带“T”涡轮增压动力的新车型。连此前德系倚靠涡轮增压横扫中国车市时都能坐观不动的日系车企,近年来也一改画风,成为“涡轮增压”阵营的追随者,这除了与中国消费者喜好有关,还与越来越严苛的油耗限值有关系。
一大波T动力车型赶来“救场”
明天即将在上海上市的广汽讴歌首款SUV新车CDX,就是这样一款搭载1.5T涡轮增压动力的全新车型。据记者了解,广汽本田的动力总成在今年将从一种变成三种,除了此前的自然吸气外,还新增了涡轮增压、以及混合动力。
而今年第四季度,广汽本田即将推出的全新中大型SUV冠道,也都将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此外,广汽本田中高级轿车雅阁版也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在此前针对汽车媒体的“吹风会”上,不少媒体都认为,这是车企为应对油耗相关政策的做法。
同时,本田在华的另一个合作伙伴东风本田最近也没闲住,继今年4月推出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第十代思域之后,今年内还将推出思域1.0T涡轮增压车型。东风本田总经理藤本敦近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东风本田明年也将推出类似冠道的全新中大型SUV,以及中高级轿车思铂睿混合动力版,未来在其他车型上也会根据需要来导入涡轮增压技术或混合动力技术,以及会考虑推出电动车等新能源车,东风本田在动力总成方面正在开发各种新的技术。
尽管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一样,在2015年皆实现油耗达标,但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强调,要满足2020年5升/百公里这一油耗法规限制,按目前的情况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要采取导入小排量涡轮增发发动机等措施,以降低燃油消耗。
可以预计,在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下,能兼顾“动力与节油兼顾”的车型亦将纷纷出现。此前,一向对涡轮增压不太“感冒”的日系车企如丰田,就在去年先后推出雷克萨斯NX2.0T、一汽丰田皇冠2.0T以及广汽丰田汉兰达2.0T三款带“T”车型。
连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比如,海马汽车此前就表示,将重点研发涡轮增压发动机,并在2016年推出10款全新车型,通过小排量大功率发动机降低油耗。
31家车企触及油耗限值红线
按照工信部制定的油耗达标值,从2015年到2020年,车企要逐年依次实现百公里平均油耗目标分别为6.9升、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
在2015年,已有31家车企触及油耗限值红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网站近日发布的信息,2015年我国116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2111.36万辆乘用车,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7.97升/百公里,未能达到2015年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的目标。
在89家国产乘用车生产企业中,有22家的平均油耗没有达到2015年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达标值,“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成为油耗距离目标值差距最大的两家企业,分别距目标值有2.4升/百公里和2.22升/百公里,排在第三的是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离目标值有2.1升/百公里的差距。
此外,江铃控股、福建奔驰等多家车企也未能达标。在不达标企业中,大部分都是生产SUV、MPV、皮卡等车型的企业。由于这些车型发动机排量高、车身质量较重,导致车辆平均油耗较高。以福建奔驰为例,目前三款在售MPV车型所搭载的均为2.0L以上发动机。
在27家进口乘用车企业中,共有9家企业未达到2015年度目标,排在首位的是阿斯顿马丁拉共达(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其实际平均油耗比目标值竟然高出4.74升/百公里,法拉利、迈凯伦等超豪华品牌进口车企业油耗也未达标。进口车多为大排量的豪华车型,因此要达标难度较大。
降油耗仅靠涡轮增压技术还不够
为了应对油耗限值难题,众多车企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生产MPV以及SUV产品为主的东风柳汽,去年顺利达标,并没有出现在触碰油耗限值红线的名单上。目前,东风柳汽旗下自主品牌东风风行在MPV市场有了菱智、S500、CM7以及F600等,而SUV谱系目前有景逸X3、景逸XV以及景逸SUV等产品,并将于7月24日推出1.6L和2.0L两款发动机的SUV车型东风风行SX6。
东风柳汽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谈到,该企业在几年前已开始在油耗上未雨绸缪,朝发动机小型化以及车身轻量化等方面努力,以及采取启停系统等多种技术来降低油耗。虽然会让成本有所增加,但相对有限地将平均油耗值控制在有关规定的范围内,未来还将推出混合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而在进口乘用车达标企业中,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去年以低于目标值2.02升/百公里的成绩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这三家车企虽然都是高端豪华品牌,但由于都有对应的新能源车型,比如宝马的i系列以及沃尔沃和奔驰旗下各车系的混动版,都大大降低了这些“油老虎”企业的平均油耗。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车企必须要发展混合动力以及新能源汽车才能实现油耗达标。虽然涡轮增压技术对于车企降低油耗有帮助,但降低幅度普遍在10%以内。要达到2020年5升/百公里的目标,仅靠涡轮增压技术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