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多重运作之后,中国汽研终于止住了业绩的下滑。中国汽研8月5日发布的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汽研实现营业收入6.93亿元、利润总额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8%和11%。上半年,中国汽研实现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4.3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4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491万元。
中汽研表示,业绩的取得主要是公司今年加强市场开拓取得成效,技术服务业务板块、专用汽车和汽车试验设备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所致。“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因一是毛利率较高的技术服务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二是营业外收入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同比增长所致。”中国汽研表示。
上半年,中国汽研最重要的业务技术服务业务板块,实现收入35431.92万元,该快板毛利润率为54.2%,该板块利润占其上半年利润的82.81%。另外,在利润中贡献了9%份额的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板块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4173.64营收,该板块利润率也达到了惊人的50.02%。不过,在其他版块,中国汽研泛善可陈,比如其在这两年火爆一时的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上,仅实现了766.18万元营收,该板块利润率为16.52%,占中国汽研利润总额的比例为0.55%。
受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变淡的影响,中国汽研在过去几年中业绩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从2011年开始,中国汽研的业绩实际上一直在悄然下滑之中。从营业利润率上来看,2012年,中国汽研还保持着26.27%的高水平,此后2013-2015年三年该数据分别为28.26%、26.31%、25.37%,总体趋势是向下的。今年上半年,中国汽研的营业利润率为15.43%,低于去年同期近3个百分点,但今年一季度该数字曾一度恢复至26.86%的高位。
当然,在从2012年到2015年四年间,中国汽研的净利润也在缩减中。2012年其净利润为3亿元,此后三年净利润分别为4.24亿、4.13亿、3.05亿。可以看出2014年对中国汽研而言是一个业绩分水岭,盈利水平从高点跌落。但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中国汽研的营业外收入高达1.97亿,这接近2013年营业外收入的4倍,而如果剔除这部分,该年中国汽研的实际业绩会大打折扣。
今年,在几个关键的指标上,中国汽研都有一些突破性的表现。比如,在营业利润增长上,今年上半年中国汽研同比增长24.78%,而在前几年,该指标一直都处于负增长中,2015年更是全年同比增长率都高于-20%。归属净利润增长率上也结束了长达6个季度的负增长,实现了同比4.35的增长,比去年同期的-26.92%可谓是扭转,相比于2014年的0.87%的增长也是改观了不少。
虽然如此,但是中国汽研的净利润率一直在降低,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率为15.43%,但2012年-2015年的四年时间中,该数字分别为26.27%、28.26%、26.31%、25.37%。横向对比来看,2015年年中,中国汽研的净利润率为18.47,而2014年年中该数字则为21.11%。这意味着,尽管中国汽研的某些业务上一句保持较高的毛利率,但由于部分业务的拖累,其整体盈利水平在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技术服务的提供商增多,正常自建或者合作的模式不断产生,中国汽研的垄断地位也在减弱。
中国汽研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新签合同6.9亿元,同比增加57%,为全年预算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这可能意味着下半年其业绩还有改善的余地。从公司发展来看,中国汽研近两年也不再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今年6月,公司风动项目正式奠基启动建设工作,其全资子公司也中标了国家关于互联网汽车的研究项目。不过整体来看,新业务没有成为业绩的亮点,而原有的强势板块优势在逐渐丢失。这将成为中国汽研未来发展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