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集中上市 中大型SUV“接棒”高增长 - 汽车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汽车 > 正文

产品集中上市 中大型SUV“接棒”高增长

2016-12-23 12:22:58   来源:   

2016年即将结束,汽车行业以“翘尾”迎来收官,其中,SUV车型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国产SUV累计销量为801.64万辆,同比增长45.3%,远高于乘用车市场同期17.8%的增幅。

NBD汽车统计发现,SUV市场在高增长的同时,内部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2015年,紧凑级SUV销售共计56.88万辆,占比SUV销量的90%;而到2016年前11个月,紧凑级SUV的销量占比下降至85.5%。这是由于,中大型SUV正在“接棒”高增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

与2015年销量占比仅为10.2%相比,2016年前11个月,中大型SUV在整体SUV市场的销量占比达到14.5%。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NBD汽车表示,未来,中大型SUV的市场占比将达到40%以上。

对此,有专家表示,消费者对中大型轿车满意度在逐渐下降,以及中大型SUV较高的性价比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消费升级进一步加快,以及车企在该细分市场完善产品布局,预计明年中大型SUV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中大型SUV销量“翘尾”突出

“冠道基本上是来一辆卖一辆,大厅里的这辆展车上午刚刚被预定了。”一家广汽本田4S店的销售人员日前对NBD汽车表示,“目前,这款车提车需要加两万元装饰,提车周期至少两个月,如果不抓紧时间订车,排队的人多了,提车周期还要长。”

NBD汽车还了解到,作为广汽丰田旗下唯一一款SUV车型,全新汉兰达自去年3月上市至今,仍需加价1.5万元,且提车周期同样在两个月左右。

事实上,从一些国产中大型SUV的销量也能看出中大型SUV市场的火爆程度。11月,上汽通用别克旗下昂科威凭借3.11万辆的月销量摘得合资品牌SUV销量桂冠。此外,前11个月,长安福特锐界销量达10.99万辆,同比增长112.4%,占该品牌旗下SUV总销量的42.6%,成为长安福特的销量担当。

与此前SUV市场由紧凑SUV拉动不同,从2016年开始,中大型SUV开始进入上量期。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国产SUV累计销量达801.64万辆,同比增45.3%,其中,中大型SUV占比达14.5%,同比增4.3个百分点。

“明年SUV市场还将持续增长,紧凑型SUV增速放缓的同时,中大型SUV有望实现三成以上增长。”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向NBD汽车表示,消费升级是推动增长的主因,由于中大型SUV潜在消费者多为二次购车人群,他们对性价比要求更高,而中大型SUV在价格上比紧凑级SUV并没有高太多。

与此同时,车企也在加快此方面的布局。例如,上汽大众将于明年推出一款名为Teramont的中大型SUV,长安汽车旗下首款中大型SUV——CS95,也将于明年上市。

油耗限值或成“拦路虎”

尽管中大型SUV细分市场快速崛起且潜力巨大,但在曹鹤看来,增长态势或将止步于2018年左右。

“随着SUV保有量逐步提升以及‘板块轮动效应’显现,预计到2018年,SUV市场将遭遇天花板。”曹鹤指出,“由于此前轿车普及程度较高,很多轿车用户在换车时都愿意换SUV,导致这几年SUV一直呈高增长态势,而随着板块轮动,轿车市场回暖,SUV将难现此前的高增长。”

广汽本田相关负责人也向NBD汽车透露,“够买冠道这类中大型SUV的消费者,大多数是原有的轿车用户进行升级。”

此外,大中型SUV还将面临另一项压力,即油耗限值。今年初,工信部发布新修订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这两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已于今年1月执行,每年均设置油耗达标值,到2020年,乘用车平均油耗需降至5.0升/100公里。

上述广汽本田内部人士也坦言,“冠道2.0T车型产能不可能一直扩张,否则广汽本田到2020年将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5.0升/100公里的标准。”

如何减少油耗则就成为车企发力大中型SUV的方向。“如果想卖SUV,只能用新能源或混动车型拉低企业平均油耗,这对主机厂而言是一个‘天花板’。”上述广汽本田内部人士进一步表示,“未来,车企的混动车型如卖得不好,同时又不做新能源汽车,意味着大型SUV都会减产,主机厂都面临此问题。而中大型SUV搭配小排量动力系统则算是个折中办法。”

据了解,广汽本田冠道1.5T车型将于明年上市。由此来看,油耗限值已成悬在大中型SUV头上一把利剑,而车企进行的诸如搭配小排量动力系统的办法是否显效,还有待市场检验。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