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国家20日一致同意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路测控制,将对机动车排放的细颗粒污染物以及冷车状态下启动后的排放水平进行测量。此前,欧盟对这类细颗粒污染物的排放缺乏监管。
据埃菲社12月20日报道,欧盟国家20日通过的这一新举措,旨在防止再次发生大众“尾气门”测试造假那样的丑闻。新举措在生效之前还需得到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的批准。在原有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基础上,欧盟将对机动车排放的细颗粒污染物明确限值。
报道称,在大众“尾气门”造假丑闻发生后,欧盟国家和欧盟委员会的专家于10月达成共识,认为有必要引入新的测试,以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路测控制。
新举措有望于明年9月开始实施,但一些汽车制造商呼吁将测试开始时间推迟至2019年。这些汽车制造商抱怨称,无法在明年9月之前让产品达到路测要求的排放水平。
报道称,除对细颗粒污染物排放进行测量外,欧盟国家的专家还建议测试冷车状态下启动后的排放水平。在冷车状态下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机动车的污染排放水平通常较高。
一位专家对埃菲社记者说:“冷车启动后的几分钟内,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在短途行驶的情况下,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欧盟国家还达成共识,今后将在购车人拿到的新车手续文件中标明具体车型的污染物排放数据。
迄今进行过的路测显示,一些车型的污染物排放水平甚至达到欧盟已有排放限值的5倍,这一结果与实验室内的测试结果存在很大差别。这也是欧盟决心加强路测控制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