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正在变成德国人的欧盟?据正在脱欧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英国路透社10月10日报道,为促进汽车的营销方式,这也是欧盟碳信用制度的目的之一吧?这一样需要整个金融系统的承接,而这一点未来是否可以成为我国对接双积分政策退出之后的方式呢?欧盟如果对此议案顺利通过,那么相对中国将具有碳金融的先发优势,但同时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这是第三只雕。
看似一箭三雕,实则这只箭瞄准的是我们中国。但是,我们依然有后发优势。即使欧盟人民保佑“默大妈”,笔者认为依然没戏,一个德国救不活欧盟,一个欧盟的政策也救不了德国。
中国才具有统一的市场;
中国才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执行力;
中国具有独立的无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出行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储备;
中国才具有更加坚定的信念。
笔者始终认为未来电动汽车必将以中国标准为世界标准,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的市场,我们还拥有没充分满足的出行需求和相关科研实力,我们有强执行的政策导向和技术储备,最重要的,我们具有一批坚定信念的人和企业,我们应该对自己更有信心。
欧盟能成功吗?笔者认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