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从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到今年9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97亿辆,年底将超过3亿辆,预计“十四五”期间将保持年均4%的增长速度。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尽管受到国内局部性疫情、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等问题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仍持续刷新历史纪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已超过11%。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已成为必然选择。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六方面建议:
一.补齐产业短板,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全面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二.在核心技术上快速实现突围,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续航里程和驾驶体验;
三.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智能驾驶示范;
五.深入研究探索应收账款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拓宽资金供给渠道;
六.加强与各国各方的开放合作,企业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加快形成开放性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此外,报告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要求指出,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突破的有力支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是跨界协同的必然趋势,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是缓解消费者焦虑的关键所在,而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是融合创新的时代特征。
报告在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城市的调研中发现,合肥市作为全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双试点城市,近年来凭借前瞻眼光,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亮点不断,打造了我国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出台了完备的产业发展政策,培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十三五”期间,安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产业影响力和争力不断提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表示,安徽省已经构建了“综合性政策+专项政策”“资金+基金”协同的政策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3140”目标,即整车生产规模300万辆、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