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看不到盈利而勇毅先行的人,我们心存敬意;对于国家政策之执着,我们更感到振奋。
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笔者把开了近20万公里的汽油车换成了电动车。到现在,新车开了一个月左右,最大的体验是养车成本实在太亲民了,充一次电的费用不到40元,可以开300多公里,折算下来成本只有油车的一个零头。尽管有诸多缺点,比如续航里程打八折、有的充电桩损坏或被占、不宜长距离出行等,但“成本低”这一项,足以秒杀所有缺点。
笔者家附近有一个体育场,东门的停车场有100多个充电桩,这可能是这个区域最大的充电桩集中地了。每天早晚,两排充电桩基本都在满负荷运转,充电的大多数是货拉拉或网约车司机,当然也有一部分类似笔者这样的私家车主。另外,旁边还有一个自助洗车站、一个自助快餐店,洗车和快餐也都很便宜。
每次去充电,我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国家发展清洁能源,带给百姓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汽车消费领域“降成本”。单就节约的油钱,一个月大概在500-1000元。对于有钱人来说,这点儿钱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当下,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通勤、应酬、租房、吃饭、再教育、供小孩上学等,各项成本都在上升,哪一个都是刚性的。
所以,有时候不得已要砍掉一些支出,比如买车这类非必选消费。如果没有新能源汽车的话,估计传统汽油车市场的前景会很暗淡。2021年1-11月,我国各个品牌的汽油车销售基本都在下降,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却逆势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升至13.9%,相较2020年的5.8%提高了一倍还多。估计大家都感知到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大街上电动车多了很多。
前几年,很多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并不看好,除了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电池续航、充电桩维护、芯片自主研发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或短板。早些年市场上涌现了很多先行者,很多倒在了黎明前,还有“骗补贴”“上市圈钱”等。没想到,就在最近这两年,持续的投入、量变的积累终于实现了质变的突破,风电、太阳能等产业可以不再依靠补贴实现盈利。
对于看不到盈利而勇毅先行的人,我们心存敬意;对于国家政策之执着,我们更感到振奋。2018年,罗振宇跨年演讲的主题就是“小趋势”,其定义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近年来,新能源的认可度在一点一点地扩大,当时这就是“小趋势”,背后的大趋势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这句话的体验,绝不是干巴巴的宣传口号,是具体而微、具体而能感知的生活细节的真实映射。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但充电站灯火通明,滴滴和货拉拉司机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打电话接单。他们的背后,或有一家子要养,或有老家的父母要看病,或有小孩要上大学,亦或是攒首付买房子,让自己的生活更上一个台阶。不管是哪一类单纯的想法,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国人对生活向上向美的孜孜追求。为了实现这种追求,他们迎难而上、坚韧不拔。
疫情后,大家都比较艰难,很多行业的利润犹如刀刃那般薄。所以,必须要把成本降下来。就像新能源汽车,一旦成本降下来了,并将其放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语境下,人性力量就会得到充分释放,这就是为何有底气提出“碳中和”的承诺。这也是为何,各大品牌车企铆足劲儿研发新能源产品,大打促销战,不惜亏损也要抢占中国市场,因为他们看到了这种趋势。
楼市也是一样的,近期房贷利率有所下降,热点楼市销售回升了,又有人鼓吹,调控过去了,新周期开始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经济转型,地产泡沫必须挤掉,这不是硬着陆或软着陆的问题,而是非着陆不可的问题。2021年,稳字当头的基调下,地产政策会纠偏,但重点是居民消费。反过来,这就必须要降成本、降杠杆,其逻辑和电动车是一样的。
(作者系房地产研究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