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行业面临严重零部件短缺问题。5月10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量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
展望5月,乘联会指出,目前国内疫情高点已过,复工复产循序渐进,支持政策加速落地,汽车产业链企业逐渐从“救火式”应急反应,转变为常态化的高韧性供应链管理。
受疫情影响较大
据乘联会数据,1-4月,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595.7万辆,同比下降11.9%,同比减少80万辆。其中,4月同比减少57万辆。
乘联会指出,4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都有散发扩散,上海、吉林、山东、广东、河北等地的经销商4S店客户进店和成交都受到影响。
生产端,4月乘用车生产96.9万辆,同比下降41.1%,环比下降46.8%。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下降57%,环比下降43%;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56%,环比下降58%;自主品牌生产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38%。
“受疫情影响,进口零部件短缺,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加之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不可控,导致生产不畅问题突出。”乘联会指出,4月上海地区五家主力车企生产环比下降75%,长春地区合资主力车企生产下降54%,其他地区总体下降38%,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的全国辐射效应凸显。
复工复产稳步推进
展望5月,乘联会指出,压力与机遇并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面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新的挑战,车市供需两端面临持续严峻挑战。
尽管困难重重,但各地复工复产正循序渐进推进,支持政策加速落地。4月18日召开的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长春汽车制造业在5月快速实现复工复产;上海部分企业4月中下旬开始也陆续恢复生产,5月产业链供给需求逐步改善。
乘联会指出,目前汽车产业链企业逐渐从“救火式”应急反应,转变为常态化的高韧性供应链管理。
拉动消费迫在眉睫
今年前4个月全国乘用车国内零售市场损失较大,拉动消费是抢回损失的关键。乘联会数据显示,“五一”第一周订单量和交车量比4月有明显改善,但是相较2021年“五一”有所下降,市场复苏压力较大。乘联会指出,由于前期疫情多点散发,3-4月延迟消费需求将在5月有一定的释放,有利于5月零售市场逐步恢复。
近期,相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国务院办公厅4月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以汽车、家电为重点,引导企业面向农村开展促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进充电桩(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累计销售量为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增速比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高约10个百分点。
华龙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持续落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营造出更加积极的环境。随着国内造车新势力加入,自主品牌竞争优势逐渐显现,造车技术短板逐渐补足,市场消费需求提质升级趋势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