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亮点。产销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发展加速阶段,迸发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加速阶段,产品销量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扩张力度较大。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实现了L2级智能驾驶乘用车大规模商用,开放道路测试及多场景高等级示范运行取得突破。基于此,应通过技术迭代升级、核心产品创新、鼓励创新创业等方式,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
对于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高精度传感器、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下一步,应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共性基础技术需求,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核心基础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应注重新材料体系动力电池研发,加快动力电池回收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并做好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研发。
同时,技术的优化离不开电池的智能制造。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我国一直在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大规模智能制造。未来,应采用智能化关键技术,对动力电池制造的浆料制备、极片制备、极芯制备等核心工艺实现“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和“模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应建立数字化动力电池制造车间,利用机器人自动化组装、智能化物流与仓储、信息化生产管理及决策系统,实现动力电池制造的智能化生产。
与新能源汽车不同,智能网联汽车是基于新型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已成为其产品发展趋势。智能网联汽车涉及汽车动力系统本身,还涉及与人工智能、芯片、通信、地图定位等多领域的交叉融合。整车企业在技术集成、生产制造、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具有优势,智能网联系统企业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方面具备成长空间,而动力电池企业在新能源动力系统、能源管理、充电网络等领域值得深耕。因此,需注重引导整车、动力电池等核心产业主体加强协同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健全和优化,还与创新创业活动衍生的新技术及新企业密不可分。基于此,要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动力电池结构创新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创业。应结合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及核心部件产业化,鼓励车规级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
(作者张长令 系国研智库未来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