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大规模拥抱新技术 - 汽车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汽车 > 正文

中国汽车业大规模拥抱新技术

2025-02-21 08:02: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DeepSeek“上车”,人形机器人“进厂”,中国汽车业从未缺席最热的新技术赛道。事实上,最近几年,我们总能在中国汽车业看到新技术的落地生根和繁荣成长,中国汽车业成为厚植创新的土壤已是不争的事实。

  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0家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岚图等主流车企,以及地平线、亿咖通、商汤科技等供应链企业,覆盖智能座舱、语音交互、车控系统优化、AI运营等领域。

  因上春晚扭秧歌“出圈”的人形机器人,其实早已在汽车生产线上“打螺丝”。小鹏汽车2024年11月发布自主研发的AI人形机器人Iron,已在小鹏汽车的广州工厂投入P7+车型的生产实训。比亚迪入股初创企业智元机器人,广汽集团发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以及奇瑞、长安等车企都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在低空经济这一未来产业,不仅有小鹏、吉利这些“先行者”,也有长安、广汽等“新进者”。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称,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车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入低空经济、飞行汽车领域。

  更多的创新技术还“在路上”。比如长期困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衰减难题,如今有望通过“精准治疗”的方式解决。2月13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的成果显示,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团队正在开展锂载体分子的宏量制备,并与电池企业合作,力争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商品,助力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引领性发展。

  不可否认,汽车工业正在成为一个创新巨系统,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思潮都在快速嫁接到汽车这个容量巨大的平台之上,而中国正在成为这一次汽车业变革的引领者。这也是为何跨国车企频频“加仓”中国的重要原因。

  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就曾公开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研发速度、成本和技术上有着绝对的竞争力,与中国制造商合作是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关键。

  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地区执行董事马铭博也认为,不少德国企业认为其创新优势正在削弱,中国同行则将在五年内成为其行业的创新领导者。“正是这种竞争的态势持续驱动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如今在中国市场布局被视为维持公司全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正如最近在投资圈刷屏的一份德意志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研究报告所言,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业大规模拥抱新技术只是全球工业竞争格局重塑的前奏,中国将不仅仅是全球制造能力的集聚地,还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高地。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