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张琳:跨国企业在华合作进入“研发2.0”新阶段 - 汽车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汽车 > 正文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张琳:跨国企业在华合作进入“研发2.0”新阶段

2025-07-02 08:19: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近日表示,跨国企业在华合作进入以“研发2.0”为代表的“合资合作2.0时代”。演讲中,他分享了跨国车企在华的最新战略动向,并针对中国车企出海欧洲提出了重要建议。

  张琳表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2025年前五月达45%,相较之下,欧洲几个主要市场渗透率仅20%-25%。根据VDA对70家会员企业的调研数据,近70%的企业明确计划在2025年及以后加大对华投资,且其中超过78%的企业将投资重点聚焦于研发领域,跨国企业在华合作已进入以“研发2.0”为代表的合资合作2.0时代。

  他强调,中国对跨国企业已不仅是单一市场,更是撬动研发与新技术的支点。跨国企业陆续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地设立新研发中心,研发投入主要聚焦“电动化、智能化”。舍弗勒、博世等跨国零部件企业,研发呈现“进一步本土化”特征。

  张琳表示,合资合作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德企正通过多种方式深化与中国本土优秀供应商的合作,包括共同研发、金融合作、早期投资乃至建立合资企业。随着电子化、智能化、电气架构日益复杂,单一产品规范已逐渐演变为“体系要求”。实现中欧或者世界范围之内标准法规的协同,对于跨国企业在华发展及中国企业出海均“至关重要”。

  纵观德企在华四十年发展经验,张琳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提出建议。一是合规,包括产品的前端准入、后市场监管等多个环节。不仅包括市场准入监管,还涉及到质量一致性、第三方认证、供应链管理及生态圈共赢等多个环节;二是本地化,中资企业出海,应注重打造适应本地的产品,坚持长期主义,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三是坚持生态共赢,实现供应链与生态圈的共赢。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