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比亚迪北京环耀晟世4S店的客户经理王帅毅已经把即将交付的两辆新车擦洗干净。“露天停放难免落灰,交付前清洗布置好,让客户放心舒心。”王帅毅边说边给车牌贴上祝福卡纸,指尖触达卡纸边角时,还特意按了按压实。
“马上交新车了,什么心情?”记者问。
一直低头忙活的王帅毅抬起头来,眼角弯成两道弧线,“开心,特别有成就感”。话短,却像含着蜜。
这份成就感背后,是他11年的努力和坚持。2013年,18岁的王帅毅揣着几千元钱从老家来到北京打工,在餐馆工作的1年时间里,盯着“汽车销售”的招聘信息,投了几十份简历,最后只有国产品牌比亚迪伸出橄榄枝。“当时最不想来的就是这儿,现在看来,幸好当时来了,还坚持到今天,实现了与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共成长。”王帅毅深有感触地说。
王帅毅至今记得2014年入职时的光景:国内汽车市场里,进口车、合资车占据主流。“亲戚朋友也担心卖国产车没前途,我自己心里也没底。”王帅毅说。
可谁能想到,那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破土”的年份。多项扶持和补贴政策接连出台,造车新势力蔚来和小鹏相继成立,一张关于“绿色出行”的宏伟蓝图悄然铺展。
起初,王帅毅还没有感受到这股热潮,只是专注于跟着师傅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每款车的性能和配置。他说,一开始以为卖车就是把车卖出去,后来才明白,更重要的是提供优质服务,为客户精准推荐最适合的车型,满足个性化需求。
说话间,来提车的白先生推开了展厅大门。看到即将属于自己的新车,他围着转了两圈,连说“好看”。白先生告诉记者,“最近换了离家比较远的地方上班,开新能源车往返每天能省几十元钱,就果断来买了”。
交付手续非常简单,在王帅毅的指导下,白先生用自己的手机操作几分钟就完成了。坐进驾驶座前,白先生还特意比划了一个“耶”的手势。
“这是你交的第几辆车了?”记者问。
王帅毅愣了下,挠了挠头,“没仔细数过”。他打开手机算了算后说,大概有2000多辆了。说这话时,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又补充道,“我这数量不算多,别的店有的同事一个月就能卖30多辆”。
如今的王帅毅,已成了这家店的“销冠”。可他总说,“主要是沾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光。国产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长,智能化水平高。现在都不怎么需要推销,把配置、价格说清楚,很多客户当场就定了”。
更让他自豪的是,公司的车出口海外。“我们的车远销全球,用的还是自己的船。”王帅毅说,以前想都不敢想,国产新能源车能有今天的成就,现在觉得特别骄傲。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9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幅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
王帅毅多次感慨,“幸好当时来了”。他和同事们的成长经历是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业者的缩影。在奔涌向前的新能源汽车浪潮中,他们抓住了时代的风口,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实现了个人价值。(经济日报记者 刘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