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我国船舶行业企事业单位在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逐步正式复工。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了解,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各有关单位充分做好复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发《中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与科研生产攻坚战的通知》,要求所属企业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推动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要求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和复工防护工作,共同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和生产经营平稳有序。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要求所属企业做好复工前准备,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两手抓、两手硬”。
截止2月10日下午,我国三大船舶央企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各省市骨干船舶企业平稳复工。根据协会对重点监测船舶企业的统计,福建省和辽宁省复工率达到75%、浙江省复工率达到66.7%、上海复工率达到62.5%,此外广东省、山东省和江苏省等船舶企业也逐步复工,推动各项工作平稳开展。
2月10日,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迎来首个“开工日”。江南造船6000余人复工;另有6522人处于临时观察期。为确保复工安全,江南造船实施了“准军事化、半封闭化”管理,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减轻人员管控压力,此次江南造船厂复工人数仅占企业总人数的一小部分,公司规定,疫情重点地区员工不得返沪,其他地区返沪者自返沪之日起,需居家观察14天。公司还向每个员工印发了纸质和电子版的《江南造船预防新冠肺炎工作手册》并要求员工在复工前签订一份健康承诺书。
进入厂区除核查双证(身份证和工作证)、测量体温、戴口罩和询问详细情况外,建立了白名单和红卡制度,坚决御“病毒感染”于厂门之外;上班期间如有员工需要外出,必须填写申请单,报备行程。到了午餐时间,多数员工都响应公司号召,自带饭盒,并错开就坐。据了解,对于员工早餐和晚餐,江南造船对厂内就餐的员工给予伙食补贴,要求员工不得在外就餐。
为了使员工复工后能准确做好自我防护,公司特编写并下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手册》。此外,公司还专门制订了班组学习材料,开展疫情防控和安全保密质量学习材料的班组学习宣贯,同时按安全生产要求开展复工安全检查,切实做好开工准备,确保安全开工。公司还出台了一些人性化的措施,鼓励员工不在外就餐,引导员工到公司规定的餐点就餐,尽可能减小感染概率。为了防止人员集聚产生不必要的接触,公司积极鼓励部门安排轮休并每日上报名单,控制第二天入厂上班的员工总数。
2月10日,大船集团平稳复工。在厂区门口,各出入口设置测温点、测温缓冲区,所有返岗的大船集团员工耐心听从指挥、佩戴口罩、出示工作证,保持1米以上间距,逐一接受体温测量,井然有序入厂。在各项有力措施的保障下,大船集团各部门员工信心坚定,情绪饱满,投入到各自工作岗位上,确保生产安全有序开展。
复工首日,大船集团本部出勤总人数6692人,其中集团本部员工3769人,协作单位员工2923人;所属企业出勤人数5998人,其中集团员工3257人,协作单位员工2741人。
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复工复产的准备,在复工日之前,大船集团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冠肺炎重要指示精神和集团公司具体工作部署,做到防控与生产两不误,认真评估疫情对经营、生产、劳动力、物资等方面的影响,制定了相应措施。军工生产方面,进一步加强与院所的沟通,根据疫情进展情况,随时做好生产节点的调整。民船生产方面,积极与船东沟通,做好生产安排和交船相关工作。在各项有力措施的保障下,大船集团各部门员工信心坚定,情绪饱满,投入到各自工作岗位上,确保
2月10日清晨,地处广州市南沙区的中国船舶集团所属广船国际门口醒狮欢腾、锣鼓喧天,这是春节后欢迎员工回岗的“例牌菜”,今年也不例外。广船国际当天共有约6000人回岗。复工首日,广船国际总装部员工到岗率为65.9%。
针对员工就餐的问题,广船国际为员工配发了个人饭盒,要求打饭排队间隔1米以上并全程戴好口罩,还提供了打包早餐,午餐则提倡部门(课室)统一打饭。
在复工前,广船国际疫情防控联络办公室编制了详细的复工指引,对员工的个人防护、乘车、就餐以及生产安全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安排。按照惯例,员工在星期一都需要召开班前会进行安全学习。该公司要求当天的班前会安排在空旷通风的露天场地召开,并采取不定时、分散学习、错峰学习等方式进行,员工站立的距离间隔均超过1米。
广船国际今年的生产任务十分饱满,在建船舶既有常规的民用船舶,也有重点军工船舶。针对当前疫情对生产工作造成的影响,公司号召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党员先锋队进行攻坚克难,把疫情对生产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在船坞里建造的阿尔及利亚豪华客滚船是广船国际的重点产品,春节假期期间,公司组织了员工加班抢进度。目前阿尔及利亚客滚船的生产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来源: 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