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全产业链协同规划助力交通出行绿色转型 - 船运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船运 > 正文

专家:全产业链协同规划助力交通出行绿色转型

2021-03-17 08:12:32   来源:   

  近日,中国交通报与腾讯联合举办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出行绿色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蔡玉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院长李兴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腾讯副总裁钟翔平等共同探讨交通出行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机遇。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代表委员们和公众热议的话题。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排碳大户,既要实现2035战略发展目标,同时要完成减碳重任。时代大考下,交通行业将如何数字化转型?

  与会嘉宾认为,“双碳”目标实现,需要政策引领、科技创新支撑,整个交通链条所涉及的能源、制造、技术、人才、企业发展都将进行全面的迭代升级。通过技术创新、跨界融合的力量,将释放新活力,助力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未来整个交通链条,包括交通制造、能源供给、超级计算、数字交通,都将纳入到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范畴,以‘双碳’为牵引,将会激发整个交通各要素的迭代升级,到碳达峰乃至碳中和实现的时候,整个交通系统将迎来颠覆性变化。”王先进说道。

  蔡玉贺表示,节能减碳已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目标和具体举措。无论是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或是利用新技术赋能基础设施,还是大力促进交通能源动力清洁化,交通减碳行动正在进一步加速。而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引导、行业投入,全社会共识,以及各领域积极参与。

  专家们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对交通运输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和挑战不仅是交通本身,是全产业链条,包括载运工具、运输能耗、能源供给,这些对于交通节能降碳都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当然机遇也是很明显的,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对于公共交通、共享交通新业态将迎来更好更大的发展机遇。“王先进表示。

  对于全产业链条协同,张永伟也认为,汽车、交通、能源行业构成了紧密且完整的“碳链条”,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约束,各行业的双碳目标和策略的制定必须要实现全方位协同,才能保证每个领域的目标都能落地。他进一步解释道,汽车是交通的载体,汽车转型的步伐决定了道路交通减碳的程度,交通的目标要和汽车的电动化进程相结合。即使交通的达峰不能提前,也不影响能源或者汽车的达峰时间提前到来,反之如果汽车达峰目标不能提前,则交通肯定无法提前。在这种“双碳”目标推动下,电动化汽车比例将会加速发展;这个加速发展又将作用于能源行业,电动汽车会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储能支撑。

  对于交通“双碳”目标的发展路径,李兴华表示,做好交通规划是首要环节,重点需要考虑交通布局与国土空间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交通供给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同时要利用模式创新和新兴技术优化交通结构,做好交通网与能源网和信息网的协同融合,利用优势技术减少冗余,形成“生态—策略—行动—监督”的闭环体系。

  嘉宾认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等全面转型升级,新兴科技产业在其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张永伟建议,应充分发挥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让区块链、人工智能、信息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实现“两碳”目标中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市场化驱动、法制化引导的方式来推进。

  互联网新技术正在不断与智慧交通领域相互融合,钟翔平表示,持续加速的“绿色新基建”正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拉动智慧交通上下游环节的绿色发展,在减排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举例说到,在新基建大力发展的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网络等方面,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在交通建设和运营方案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流的运转,减少资源的消耗。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