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日下午消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正在给一些产油大国造成财政困境,部分较不稳定的欧佩克成员已经出现暴力和政治动荡上升的迹象。RBCCapitalMarkets大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HelimaCroft认为,在这种环境下,俄罗斯越来越看起来像“2016年影响油价的最大因素”。
去年春季,沙特反复重申如果要协同减产,那么所有欧佩克和俄罗斯这样的非欧佩克国家都必须共同承担,就像1986年和1998年那样。
不过,俄罗斯一直没有表现出加入这一行动的意图,分析师们称普京“对沙特的领导不太满意”。
但这是去年的情况,现在形势发生变化了。无论俄罗斯还是沙特,经济状况都因为油价暴跌而严重恶化。而且,“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确存在一些新的纽带,可能促进二者协同减产,”Croft表示。
比如,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实际领导人、副王储MohammadbinSalman就安全和经济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双边会谈,去年两人还签署了100亿美元的经济协议。此外,沙特还表示对俄罗斯武器有兴趣。
尽管沙特和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相反,但有报道称普京可能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下台持开放态度(部分专家怀疑这一报道的真实性).
“因此,我们相信一直存在一个对话通道,可以被用于协同减产行动,”Croft表示。
此类传闻最近的确刺激原油大幅反弹,上周四由于路透报道称俄罗斯能源部长AlexanderNovak透露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可能召开会议、沙特提议每个欧佩克成员国减产5%,原油价格最高暴涨8%。
Croft指出:“随着关于欧佩克与俄罗斯协同减产可能性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俄罗斯作为摆动因素的地位似乎得到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