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显现增长动能减弱的迹象,中国7月份原油加工量创下三年来最大降幅,而原油产量则从今年高点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周一(8月14日)公布的数据计算显示,中国7月份原油日加工量较6月份下降4.4%,至约1076万桶,降幅创2014年以来最大季节性下降。
在6月份到7月份,加工量通常会因维护而下降。与此同时,中国7月份原油日产量下降3%至384万桶。中国7月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中国政府采取楼市调控和降杠杆措施,7月份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减速。上周官方数据显示7月份原油进口也下降,降至6个月来最低,而成品油净出口则跃升19%。
分析师LiLi表示,“宏观经济走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燃油需求。开工率很低,是因为独立炼厂在消化库存的情况下增加维护,并且在环保检查趋严之际也降低了开工。”
根据数据,截至7月底,中国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国有炼厂开工率分别下滑至66.9%和64.68%,创2014年以来最低,独立炼厂开工率在58.78%左右,接近5月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据外媒上个月报道,因燃料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来自独立炼厂的竞争。中国最大炼厂中国石化计划将6月-8月的加工量从原先下调至约100万吨(约24万桶/日)。
由于2016年中国原油产量以创纪录的步伐下滑,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计划四年来首次提高结合支出,但这依旧难以阻挡该国的原油产量跌向2009年以来的最低位。相反,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鼓励天然气取代煤炭后,该国的天然气产量出现激增。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中国日均原油产量约在390万桶,同比下滑17.3万桶/日。国际能源署(IEA)预计,中国2017年全年的产量同比可能下跌15万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