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飓风卡特里娜和丽塔在2005年冲进墨西哥湾时,美国正进口历史上最多的外国石油。飓风造成汽油价格上涨,盟国释放了紧急燃料储备,时任总统小布什敦促美国人减少驾驶。
时至今日,飓风哈维再次对墨西哥湾能源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
和05年情况不同,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产品出口国。这意味着哈维带来的问题不仅会影响美国司机,全球能源消费者也可能受到牵连。
咨询公司TurnerMason的执行副总裁JohnAuers说,“它是一个重大事件。它将影响美国国内和世界市场。”
过去10年中,页岩钻探繁荣使得美国进入了油气生产国的一线行列。聚集在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的炼厂规模已经扩大,这些炼厂每日出口海外的精炼燃料达400万桶左右。
美国能源出口大国的新地位已经创造了一个更加灵活、多样、有弹性的世界燃料市场。
但哈维暴露了全球能源市场的“阿克琉斯之踵”:美国能源资产集中于一条低洼、飓风频发的沿海走廊使全球能源市场更容易受到当地天气的影响。
花旗集团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EdMorse称,相比之前,涟漪效应对能源体系的影响更深,可能更具破坏性。
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数据显示,飓风带来的暴风雨使美国石油精炼产能下降了超过300万桶/日,这一数字占美国全部产能的16%。暂时关闭的炼厂中包括位于德克萨斯州亚瑟港的美国最大炼厂Motiva。
科珀斯克里斯蒂港和休斯顿港口也暂时关闭,这让载有原油和石油产品船舶无法动弹。美国能源部称,当时时间周三科珀斯克里斯蒂港重新开放了部分内港。
损害将持续多长时间,程度有多深只有等到洪水退去之后才知道。Auers称,05年飓风卡特里娜和丽塔后,炼厂通过提升设备和构建堤坝来保护自己免遭下一场暴风雨的侵袭。
位于内陆盆地的美国页岩能源行业缓解了美国对离岸石油平台和墨西哥湾钻井的依赖,这些设施天生更易受暴风雨影响。
但飓风哈维表明沿岸飓风也可以给内陆地区生产带来破坏。高盛表示,暴风雨侵袭了美国第二大页岩油产区EagleFord的一部分;EagleFord距离哈维登陆地大约100英里。诸如ConocoPhillips和EOGResources等生产商暂时停止了那里的生产。
如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AntoineHalff所写的那样,页岩繁荣也带动了石油和天然气加工厂、管道和压缩机站、油罐区、铁路沿线和沿海出口终端的建设。他说,这些设施抵御暴风雨的准备情况无从得知。
暴风雨造成的影响已经在全球能源市场回荡。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产业转型主管CarlosMurrieta称,墨西哥的汽油一半来自于美国,哈维飓风已经影响了10船燃料的发货。为降低飓风带来的影响,该公司正考虑多种手段,包括从欧洲购买燃料。
能源咨询机构JBCEnergy称,欧洲石油产品价格已经开始反映美国燃料供给问题,精炼汽油的名义利润上涨7%至每桶21美元,接近两年高位。
瑞士咨询公司Petromatrix的OlivierJakob表示,大量美国油品没有交付,这对世界石油流动是一个重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