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都在提倡环保,而环保的一大举措就是煤改气,天然气是清洁、高效能源,低位发热值高,一般是发生炉煤气热值的6倍左右,可进行远距离长途管道输送,容易燃烧,辅助设备简单,占地少,建设快,操作方便,输配和燃烧自动化程度高,可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城市污染。
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可减少煤和石油的用量,因而大大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50%,并有助于减少酸雨形成,舒缓地球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摘自百度百科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现在很多地区都在铺设管道,给广大百姓输送天然气,逐渐代替农村以前靠煤或烧木材做饭的现状。在切换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据知情人士透露,某钢管厂家就因为天然气供应不足,导致停产2-3条生产线,有的人说用罐装气代替,事实上对于煤改气进行阶段的管厂,还可以短时间这么应急,如果长期以往肯定是不行的,不仅成本高,动力不足,安装起来也很麻烦。
在民用天然气和工业天然气冲突的时候,国家肯定是先以民为主的,这也体现了咱们国家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既然现在这个矛盾点已经凸显,那么后期的解决方案无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增加天然气的输送量,在保证民生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满足工业用气;
第二:响应国家去产能的号召,主动停掉部分生产线以保证民生;
第三:外包部分订单,不过对于即将步入冬季的北方市场而言,管厂的现有库存和生产力是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客户需求的。
第四:高价购买罐装气应急等等。
任何事情在过度阶段会遇到困难都是正常的现象,大家不必过于紧张,相信等国家一切都捋顺了,安排停当后,天然气的产量或自产或进口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企业的正常使用的,请看下图:
这是我国全国天然气每月的产量走势图。
这是从2006年到2016年中国天气气进口的走势图。在此引用俄罗斯媒体的一段话“据俄罗斯媒体10月24日报道,石油价格信息社援引分析师和权威机构的预测说,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努力减少环境污染,这将导致该国未来20年对天然气的需求大幅增长。美国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预测:“中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新的黄金期。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将大幅超过去年。政府鼓励天然气消费的政策开始见效。报道称,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去年是2060亿立方米)。到2040年,这个数字将再翻一番,达到6000亿立方米。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相信,这将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
介绍了产量,我们知道民用和工业用气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请看下图:
由上图可知,以2017年11月2日的价格为例,工业天然气市场价格是3.68元/立方米;民用天然气市场价格是2.5元/立方米,价差有1.18元/立方米。小编相信天然气的定价会越来越规范化。
2015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政府定价领域要严格规范政府定价行为,坚决管好管细管到位。
“具体到天然气行业,价格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实现气源和销售价格放开由市场形成,对属于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管道运输和配气价格则要严格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正是为了指导地方更加规范、科学地监管配气价格,并为进一步推进天然气各环节价格改革创造条件。
《指导意见》还指出,鼓励各地建立激励机制,科学确定标杆成本,低于标杆成本的可由燃气企业与用户利益共享,激励企业提高经营效率、降低配气成本。由此可见,国家从两年前就已经预见了天然气的巨大潜力,已经在积极的想办法解决具体的问题。
很显然,天然气现在已经是“香饽饽”,这既有供求的助推,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既有国家的保驾护航,也有企业的接力付出,放眼望去,天然气的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