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天然气供不应求应多措并施 - 石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石油 > 正文

应对天然气供不应求应多措并施

2017-11-22 13:44:58   来源:   

据报道,随着冬季保供期来临,天然气供应形势愈发严峻,北京、青岛等多地都上调了天然气价格,幅度多在10%左右。业内认为,鉴于天然气供不应求这一局面,预计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省市会上调天然气价格。

天然气又闻涨价声。2017年是我国天然气由冷转热的转折之年,随着冬季供暖期的来临,尤其如遇持续低温天气,天然气供应压力无疑更加严峻,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在此现实语境下,一些地方纷纷上调天然气价格,意图通过价格杠杆来调整天然气市场供需平衡,自然无可厚非,甚至有其必要。而且相比历年冬季天然气价格上调幅度,今年的天然气价格市场性质更加明显,反映了目前国内天然气市场由于经济好转及“煤改气”的大力推广所产生的供不应求的格局。凡此这些,都在所正常,可以理解。

但于此同时,单纯的上调价格,看似可调整市场供需矛盾,达到一种平衡,可说白了,更多的恐怕是抑制了市场需求,而不是满足市场了需求,因而很可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这是其一。其二,天然气是基础性、资源性产品,事关民生,而且是一种“刚需”。特别是放在冬季供暖要追求“绿色低碳清洁”的大背景下考量,就更是这样。

因此,应对天然气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价格杠杆当然可以利用,涨价也可以理解。但鉴于其“属性”不一般,显然不能一“涨”了之,而是应多措并施,尽量增加市场供应,满足民众取暖以及其他基本生活需求。

事实上,为了应对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剧增的局面,确保民生用气,国家有关部门早就进行了动员部署。一是要求地方政府签署确保民生用气的责任状,二是要求上游企业加大生产和进口,三是寻求通过市场化手段调配资源,确保民生基本生活所需。可见“顶层设计”是好的,举措都给力,就怕少数地方政府对此视而无见,敷衍应付。也怕相关企业将增加天然气供应当成了一句口号而“实不至”,结果热闹了半天,好举措落空,最终还是一“涨”了之,民生受伤。

长远来看,天气价格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只有加快体制改革,把竞争性的环节放给市场,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实行公平开放,通过增加竞争来降低成本,才是应对天然气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进而促进天然气普及利用的根本之道。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