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报道,高盛在3月28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原油期货的交易成本和保证金要求高于WTI和布伦特,海外投资者的参与度可能会因此受限。
高盛预计,最初的参与者可能以企业层面的本国国企、独立炼油厂、贸易商行以及投机层面的境内投资者为主。
中国境内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市况表明,投机性交易可能会占主导地位,对WTI和布伦特等其他基准价格可能会产生溢出效应。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INE)中国原油期货合约启动“相对成功”;这一合约可使中国公司更好地管理油价曝险。
最初的两天交易过后,高盛认为国内机构及公司对合约的接受度相对较高。日均成交量为2000万桶,是近日WTI和布伦特原油合计日成交量的3%。
截至当前,中国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5%,报407.9元。
中国版原油期货吸引约2万账户注册
2018年3月26日,中国版原油期货破茧而出,上海期货交易所就此指出,原油期货合约设计方案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可以用十七字概括,即“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
作为国内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首日全部合约成交4.23万手,成交额183.47亿元;3月27日,原油期货全部合约成交4.11万手,成交额175.37亿元;截至3月28日15点,原油期货全部合约成交6.89万手,成交金额285.12亿元。
如此高参与度,正是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原油需求国家之一,庞大的市场让INE原油期货拥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基础,历经17年的筹备也令市场对原油期货并不陌生。
彭博新闻社报道,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产品与市场部管理人员在北京召开的阿格斯中国国际石油会议上表示,截至周三 ,约有2万个账户注册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约25%的账户是以基金为首的机构账户,75%为散户。23家总部分别位于香港、新加坡和英国的海外经纪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