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本应是通胀开始露出利齿的一年,在多年来力度空前的刺激措施、以及全球经济欣欣向荣后,通胀终于浮现。
美联储早已步上政策正常化的道路,其他各家央行即将群起效尤。就在这个时候,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正急剧加速上扬。但主要经济体最新出炉的通胀报告意外表现疲软,令人质疑利率应该要调到多高。或许物价压力并不像各国央行先前所预料般强劲。
首先探究下周由欧元区打头阵的4月数据,可望成为投资者对2018-19年利率预期的研判关键。
当前油价劲扬,将成为决策官员考虑的要素。根据InternationalJournalofEconomicsandFinance,油价在统计学上对七国集团(G7)通胀率具有重大影响。
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在G7通胀率变动当中,油价的影响程度达17.4%。当油价跌破每桶34.50美元时,其对G7通胀率的影响转为负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油价上涨10%,通常对国内通胀短期内带来0.4个百分点的拉升,其效应在两年后消失。先进和发展中经济体都一样。
油价目前远高于34.50美元,且过去一年涨幅远超过10%。布伦特原油期货本周曾触及每桶75美元,美国WTI原油则逼近70美元,过去12个月双双大涨约45%,比去年6月的低点更是高了65%。
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上扬。过去一年,汤森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数涨升20%。若其他条件一样,这暗示通胀压力正在暗中蠢蠢欲动,这是目前决策制定者为将来制定政策时需考虑的。
债券收益率也相应上涨。在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升破3%的带动下,花旗全球10年期债券收益率触及逾四年来最高1.4757%。
通胀忧虑
不过,发达国家通胀仍无持续上升的明显迹象。
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在逐步上升,目前位于1.6%,为一年来最高,但仍远低于美联储的目标2%。该指数低于目标水平已有六年时间,而且近10年来只有五个月达到或高于该目标。
而在英国,本月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下滑至2.5%,分析师原本预期会持平于上月2.7%的。1月则为2.9%。
今年通胀下滑出乎市场与决策者的预料。JPMorganAssetManagement认为,通胀率至年底可能跌至2%下方,上周预估5月升息的可能性仍有90%,目前则只剩20%。
欧元区通胀同样表现软弱。3月整体通胀率为1.3%,低于预估的1.4%,而且已经有一年多未超过1.5%了,自2012年以来都未曾高于2%(欧洲央行的目标为“低于但接近”2%)。
分析师预期,尽管油价上涨,今明两年欧元区整体通胀率料仅有1.4%,他们近期还将2018年核心通胀率预估由1.1%调降为1.0%。
虽然这些变化及预测偏离幅度较小,但其意义可能是巨大的。如果通胀率又一个月不及预估,即使只差0.1个百分点,市场对升息的预期肯定会进一步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