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周四触及每桶80美元,这是自2014年11月以来的首次,因美国计划再度对伊朗实施制裁,市场担心该国的出口可能会下降,从而导致本已收紧的市场供应减少。
截止北京时间22:20,美国WTI原油上涨0.69%,报71.98美元/桶。盘中一度升至2014年11月以来新高72.30美元。
布伦特原油上涨0.88%,报79.98美元/桶。稍早,一度升至80.18美元,刷新2014底以来新高。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并恢复对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伊朗原油出口的制裁,这一决定提振了油价。
法国道达尔公司周三警告称,如果其无法获得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豁免,该国可能会放弃在伊朗的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天然气项目,这让人们对欧洲主导的挽救核协议的努力产生了进一步的怀疑。
委内瑞拉产量骤降
近几个月来,委内瑞拉原油产量的迅速下降进一步扰乱了市场。
瑞士宝盛银行宏观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NorbertRücker表示:“地缘政治的噪音和恐慌情绪将持续下去。”“在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后,供应方面的担忧是最重要的。”
近几个月来,由于需求旺盛和OPEC牵头的减产,全球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大幅下降。
Bernstein分析师表示,随着夏季驾车高峰期的临近,预计原油库存将进一步下降,这将会抵消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加。
近期,几家大行上调了对原油价格的预测,理由是供应趋紧和需求强劲。
令油价获得进一步支撑的是,壳牌周四表示,将停止经尼日利亚主要管道的原油出口。
一切都看好吗?
不过,国际能源机构周三警告称,油价高企可能会打击消费。该机构将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从150万桶/日下调至140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表示,全球原油需求在2018年将达到平均9920万桶/日,尽管高盛表示,“今年夏天”的原油日消费量将突破1亿桶。
产量增长主要来自美国,该国原油产量在过去两年中飙升了27%,达到创纪录的1072万桶/日,接近最大石油生产国俄罗斯1100万桶的日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