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已陷入困境三年多,今年亏损面已经超过八成,且因为产能过剩很严重,明年仍旧不乐观。
目前,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快对长期亏损、产能过剩严重的“僵尸”企业的重组整合或退出。煤炭行业也因此成为重点打击的行业。
今年以来,煤价已下跌三成,降到不如土豆的价格,坑口吨煤价格甚至卖不过一立方沙子。很多煤企更是巨亏,不得不通过降薪、甚至停薪留职、内部休假等手段来降本增效。但即便如此,煤炭“僵尸”企业为了维持现金流,宁愿亏损也不停产。
但实际上,随着煤价不断降低,煤企的资金链已经快顶不住。数据显示,目前煤炭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7.7%,处于16年来最高水平。
近日,四川最大民营煤企恒鼎实业已经被爆出面临公司债违约的危机。此外,临近年关,前三季度亏损严重的中煤能源、陕西煤业等大型煤企纷纷开始出售资产来改善业绩。
因为产能过剩严重,煤炭行业在短期内难有反转,煤企的亏损只会有增无减。
按照要求,“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供给侧管理“去产能”,拟建立退出机制,清理“僵尸企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
业内认为,为了打击“僵尸企业”去产能,2016年煤炭企业将出现大面积倒闭和整合潮。
煤炭“僵尸企业”
宁亏损也不停产
煤炭“僵尸企业”即将遭遇一场生死劫。
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上表示,要下决心淘汰一批“旧动能”,要对“僵尸企业”“绝对过剩产能”狠下刀子。
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成为一场攻坚战。
尽管目前对僵尸企业仍未有明确的定义,但业内认为,“僵尸企业”指的是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但难以顺利退出的企业。企业规模较大、产品附加值较低、行业产能过剩,是“僵尸企业”的共同特征。
而深陷困境三年多的煤炭行业毫无疑问成为“僵尸企业”的重灾区。
从2012年开始,煤价开始下跌,但煤炭行业今年的形势仍旧在恶化,煤炭价格下跌三成,已经不如土豆价格,许多地方的坑口吨煤价格,甚至卖不过一立方沙子。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煤炭企业宁愿亏损也不愿意停产。
有煤矿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不少煤企现在已经亏损,但还是硬撑着生产,甚至为了摊薄吨煤成本还会超能力生产,以扩大市场份额。因为不生产,现金流断了,企业的处境更艰难。
因为深陷亏损,很多煤企从两年前已经开始降薪,连最赚钱的神华今年也顶不住,最高降薪40%。甚至有煤企早就发不出工资,不得不依靠停薪留职等手段来降低成本。
10月份,为应对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困境,潞安集团发布了停薪留职和内部休假的办法,而淮北矿业则发布了转岗分流的公告。
尽管煤炭行业已经陷入如此困境,但想让煤炭企业主动退出仍旧十分困难,煤炭行业中有大量的“僵尸企业”需要“动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今年前10个月,煤炭库存已经连续46个月超过3亿吨,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2%,行业亏损面达到80%以上,国有煤炭企业整体由去年盈利300亿元转为亏损223亿元。
这也意味着煤企将要面临的形势将会更严峻,最困难的时期仍未来临。
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煤企都是靠贷款维持生产并发工资,不到最后一步,不会停止生产。“剩者为王”,看谁的资金链能撑到最后。
资金链堪忧
资产负债率创16年来新高
事实上,很多煤企的资金链已经处于断裂的边缘。
根据中国煤炭协会近期公布的煤炭市场情况,前三季度,煤炭行业应收账款高达3868亿元,创历史新高。部分企业债务违约不断,财务状况恶化遭到评级公司预警。
近日,有消息称,四川最大民营煤企恒鼎实业或将到期的1.83亿美元公司债违约。
公开资料显示,恒鼎实业于2000年5月份在四川攀枝花市成立,到2005年时已成为四川最大的民营煤炭集团。该公司于2007年9月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在境外主要资本市场IPO上市的能源型民营企业。
这家曾在煤炭市场颇为出名的煤企,如今却是这般窘况。实际上,其它中小煤企更加惨不忍睹。
从煤炭行业资产负债率情况来看,数据显示,目前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7.7%,处于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正是由于煤企的资金链出现危机,临近年底,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和冀中能源都宣布了资产处置计划以改善利润状况。
12月6日,中煤能源发布公告,公司拟将部分与煤炭主业关联度不高且主营业务市场持续低迷、盈利能力较低的资产以9.27亿元转出。
该交易以现金方式结算,其中50%应在12月31日前支付,剩余50%将在2016年6月30日前支付。现金收益将用来补充营运资金,降低负债。截至9月30日,中煤能源净权益负债率达到79%,此次交易的全部收益能帮助公司将这一比率减少1%。
而中煤能源之所以在年关前出售资产,与其盈利不佳有关。三季报显示,中煤能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48.8亿元,同比下降13.8%,净利润亏损约16.7亿元,同比大降352.8%。
作为我国第二大煤炭公司,这是中煤能源上市七年以来首次亏损。中煤能源还称,2015年度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重大变动。
同时,陕西煤业的公告显示,拟将下属白水煤矿、徐家沟煤矿、鸭口煤矿、王斜矿和王石凹矿相关股权或资产及负债向陕煤化集团出售。此交易将在年底前完成,预计该公司2015年度累计亏损情况将有所减缓。而陕西煤业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达18.06亿元,同比大降295.58%。
转让亏损资产本就是上市公司在年底前常用的改善业绩的手段,对于亏损严重的煤企来说,此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师表示,目前,绝大部分煤企在用现金流换生存,由于自身现金流的恶化,煤企普遍选择逆势加杠杆,而银行等低成本融资渠道已基本对煤炭行业关闭,煤企融资成本普遍偏高,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邓舜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在中央的方向出来了,明年要加大供应侧改革,实现市场出清,这种态度已经很明确。之前部分煤炭企业是靠银行和地方政府贷款“输血”维持的。
他认为,明年这种情况可能就维持不下去了,会有很多中小型煤炭企业退出市场,一些中大型的煤炭企业会合并重组,像最近五矿和中冶这种央企之间重组的例子。按目前这种情况,煤炭企业肯定也要进行供应侧改革,重组合并少不了。
大面积倒闭
整合潮来临
而正因为煤企面临如此困境,加大对煤炭行业“僵尸企业”的处理正在提上日程。
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
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要求,“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供给侧管理“去产能”,拟建立退出机制,清理“僵尸企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
信达证券分析师郭荆璞表示,煤炭行业基本面短期难有反转,煤炭企业的亏损只会有增无减。为了打击“僵尸企业”去产能,2016年煤炭企业将出现大面积倒闭和整合潮。
尽管这个过程十分艰难,但却是控制煤炭产能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12月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2016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强调,“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加速关闭和重组老旧、劣质煤炭产能,严格控制总产能。未来几年仍有大量小煤矿需要淘汰或重组(产能在30万吨以下的煤矿总产能共计5.7亿吨/年,产能在9万吨以下的煤矿总产能共计3.1亿吨/年)。
需要一提的是,除了产能过剩严重,煤炭需求不断下降也是大势所趋,这也使得去产能的任务更加严峻。
李克强总理在12月份的一次会议中宣布,到2020年中国将通过电厂升级和效率提升减少电力行业排放量60%,这意味着到2020年煤炭需求将减少1亿吨/年。随着中国从煤炭密集型经济转型,煤炭的需求将面临又一个打击。
郭荆璞还指出,目前我国的总体煤炭产能是严重过剩的,而有效产能的数量取决于煤炭市场的需求和煤炭价格。鉴于煤矿停工、复工的灵活性,过剩的煤炭产能将持续地抑制煤价的上涨。而只有当煤价下跌至有足够多的产能被淘汰在外时,煤炭供需才能实现动态平衡。
实际上,对于煤炭行业脱困业内已有共识,那就是去产能。但是仅仅依靠煤企主动降低产量,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王显政表示,目前煤炭工业协会以及相关部门已经形成了煤矿退出机制政策建议的初稿,其中将以市场化为主的方式化解过剩产能。各产煤省要制定煤矿退出机制的具体政策和确定退出的规模,而这也将成为各省考核机制中的一部分。
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11月份,国内煤炭业有49起并购,较2014年的31起多出58%。
根据统计,11月份国内主产矿区动力煤和炼焦煤亏损面按矿井个数来看分别达到91%和95%。而煤炭行业前5家、前10家以及前5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分别为27%、40%和73%,集中度相对较低。
近日,高盛发布煤炭业研究报告认为,煤炭行业产能淘汰、兼并重组正在进行中,但远远不足以抵消行业的下滑趋势,重组转型措施仍需加码。
需要一提的是,煤炭行业多数企业在亏损,央企整合也是国家一大战略,2015年9月份,中煤能源董事长王安的离任更让市场觉得央企整合的步子或许已经开始迈出第一步。
煤炭行业资产负债表不断恶化,业绩连年亏损后,行业将出现更多重组,国企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