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从不同渠道获得了两个对煤炭行业利好的消息。一个,也没啥神秘的哈,就是现在席卷全国的,你我都正在或将要经受的“世纪大寒潮”。另一个,据可靠消息称,有关部门将出台缓解煤炭企业困难相关措施,部分措施严厉程度超出预期。怎么利好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
短期利好——天气
17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世纪大寒潮来袭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由于持续受到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我国中东部都将经历今冬最冷的一周。世纪大寒潮恶劣天气导致的气温大幅下降和可能的物流受阻再次点燃了下游电厂的备货热情。据悉,18日早间,曹妃甸受大雾影响,已经率先封航。
目前电厂日耗相对平稳,库存处于低位,部分电厂也正在采取备货行动。据公开数据显示,1月17日,沿海六大发电集团电厂煤炭合计库存为1137万吨,比上周初下降18万吨左右,日均耗煤为61.39万吨,库存可用天数为18天。
受此影响,上周末沿海煤炭运费再度企稳。1月18日,沿海煤炭综合运价指数(CBCFI)为466.95点,环比增加3.71点,北煤南运各航线也出现了0.1-0.6元/吨不等的上涨。受北上拉煤船只增加的影响,港口锚地船舶数和预到船舶数都出现了回升,其中秦皇岛18日锚地船舶数再次回到了50多艘的水平。
世纪大寒潮或将打破短期观望僵局
据煤炭电子商务平台易煤网分析,近期由于临近年关,沿海港口煤炭市场整体维持“供需两淡”的局面,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但本周“世纪大寒潮”的来袭,或将打破短期市场的僵局,加上大型煤企1月份价格政策也已经落地,坊间还有大型煤企酝酿月中再度上调价格的传闻,贸易商和电厂的观望情绪有望缓解,增加短期采购需求。此外北方港口恶劣的天气,也将导致港口压港现象增加。
长期利好——政策
据申银万国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有关部门就关于缓解煤炭企业困难相关措施,征求煤炭行业意见,主要涉及暂停审批新建煤矿项目、违规在产煤矿补办手续、三年内清退产能、减少煤企工人工作日天数、严控超产、推进煤电一体化、减轻煤企社会负担,以及鼓励国有资产资产证券化等具体措施。
据悉,部分措施严厉程度超出预期。比如,去产能幅度超出之前预期。据了解该征求意见中明确,从2016年开始,两年内暂停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暂停审批主要提高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项目,暂停审批煤矿生产能力核增项目,已开工的违法违规建设煤矿,在补办手续时,按130%-150%的比例淘汰过剩产能。用三年左右时间退出国有煤矿300处、淘汰产能3亿吨;关闭小煤矿4000处、淘汰落后产能4亿吨;分流人员100万人。产能退出实施以奖代补,煤炭产能每退出1吨,政府奖补150元,其中中央100元、地方50元。去产能数量超出之前一些机构预计的两年4.5亿吨。
政策真正落地执行将会对煤炭产生以下几点影响:
减少工作日数量对产量影响有限,间接降低煤矿部分人工成本。据了解该征求意见中明确,2016年起试行两年内将煤矿年设计工作日从330天调至267天,适当核减煤矿产能,推行法定节假日和每周日集中休息。按照以上改革内容,煤矿工人工作日将减少约20%,类比现在的煤矿生产经营状况,考虑到煤矿产量具有很大的弹性,预计该举措对降低煤炭产量方面作用较小,而因为工人放假时间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煤矿人工成本。
推进煤电一体化,将降低动力煤企业盈利波动。据了解该征求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2016年底前中央五大发电企业和一定规模以上的地方国有发电企业,对煤矿实施控股参股、并保证煤矿产能达到发电企业2015年电煤实际消耗量的20%以上,2017年-2018年控股或参股煤矿产能达到发电企业上年度电煤实际消耗量分别达到30%、40%。分析认为此举措主要作用在于将实现煤企、电企之间的利益绑定,平抑煤价大幅波动,避免在煤电联动机制下的恶性竞争。
超产将会被严格控制,3亿吨超产有望被一定程度上限制。据悉该意见中明确,对超能力生产的,一律责令停产;对发现连续超产的,停产时间不低于6个月;对此前产能核增后不符合环保规定的,不得安新增能力组织生产。分析认为,其中对超能力生产有了具体措施,惩罚较为严格,预计该政策将被落实并严格执行,3亿吨超产产能将被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