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6年电力行业改革新形势 中电联下一步要做什么? - 煤电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行业 > 煤电 > 正文

分析2016年电力行业改革新形势 中电联下一步要做什么?

2016-03-22 08:59:30   来源:   

3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在北京成功召开了“2016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本次会议围绕“‘十三五’宏观经济形势及电力发展”主题,会议上,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做了题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主旨发言,阐述了电力行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结合电力行业发展新特点,简要介绍了中电联近期工作目标和思路。以下是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上午好!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今天我们召开“2016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邀请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电力行业领导、专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研讨电力工业发展趋势与任务,这既是电力行业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具体要求,也是中电联服务会员单位的一次工作安排。

中电联第六届理事会去年底成立后,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电力工业发展状况和特点,研究确定了近期工作目标和思路,借此机会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请大家指正。

一、电力行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和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新时期,电力行业改革发展显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发展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加,但地区性产能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开始显现。2015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15亿千瓦,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61万千米,公用变电设备容量31亿千伏安,已成为世界上发电装机规模、电网规模和电能消费规模最大的经济体。预计2016年还将新增装机1亿千瓦左右。随着经济转型和发展动能转化,高耗能用电增速回落,预计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处于中低速区间,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明显下降,部分地区较大规模煤电面临清洁排放与发电定位调整的考验。

二是电力结构得到优化,绿色发展能力大幅增强,但也对系统运行和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35%,年发电量占比近30%,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40%。随着节能减排成为发展硬约束,电力投资和发展方式面临新的要求,水电弃水、风电弃风等问题引起社会关注。环保投入增加、电价下降、成本刚性增长等因素综合影响,电力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三是能源革命带来深刻变革,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扬帆,但任重道远。习总书记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明确了我国能源安全发展的战略思想。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为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描绘了新蓝图,为应对气候变化开辟了新道路。能源技术创新推动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电改9号文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方向,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挂牌标志着我国电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具体的市场模式、市场规则、监管标准、诚信体系建设、行业自律作用发挥等重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完善,电力体制改革仍将长时间成为社会和电力行业的焦点、热点问题,并对电力行业科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四是电力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为电力工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特高压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型水电机组制造和运行水平、水电大坝施工能力世界领先,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台数居世界首位,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电站、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硫化床锅炉及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均已投运。此外,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已形成完整产业链,3兆瓦风电机组广泛应用,风、光、储示范工程取得良好实验示范效果。

我国经济发展和电力工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需要我们以新的思路、新的视野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引领电力工业健康发展,当前特别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持续优化电源结构。要严格控制电源新开工规模,合理压缩投产规模,集中消化现有过剩产能;要努力提高调峰电源比重,加快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建设,鼓励有条件煤电机组改造为调峰机组,建立调峰辅助服务电价机制;要优先开工水电和核电项目,促进电力结构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

二要协调促进新能源发展。要加强电力统一规划,促进各类电源之间、电源电网之间协调发展;要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外送通道建设,优化系统调度运行,远近结合、多措并举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要加快实施电能替代,采取灵活电价机制等手段挖掘需求侧潜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三要积极稳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要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改革政策体系;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推广,确保电力市场化进程有序推进;要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要统筹协调电力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四要科学推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要统筹规划减碳、节能、节水、污染物控制目标和措施,注重整体效益提高;要加快建立电力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规范煤电污染物管控方式;要加快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步伐,降低散烧煤炭对环境影响;要完善超低排放监测、监管、技术标准体系,高度重视超低排放改造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五要积极推动国际合作。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周边和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电力合作,促进特高压输电及核电、火电、水电“走出去”,带动相关装备、技术、标准和管理“走出去”;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积极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要积极参与全球能源电力治理,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电力信息交流。

二、共同推动电力行业科学发展

多年来,中电联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行业协会为目标,坚持“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的宗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反映行业诉求和企业呼声。我们深切感受到,新时期中电联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我们殷切期望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凝聚行业共识,为促进电力行业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结合电力行业发展新特点,我们研究确定了近期工作目标和思路:

一是积极参与电力工业“十三五”规划研究,研讨新问题,提出新举措,促进电力绿色高效发展。要针对厂网建设不协调、煤电设备利用率过低和节能减排深度改造困难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规划及政策建议;要加强对煤电、气电及非化石能源发电定位研究,加强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研究,促进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系统优化;要针对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能源资源、环境容量不平衡的特性,研究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分布式能源协调发展问题,推进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建设;要加强电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政策研究,提出电力排污许可证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南,加强巴黎协议下的电力低碳发展、“十三五”火电节水目标及政策、分布式电源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测试方法等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二要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反映企业合理诉求,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市场秩序。要围绕电力市场建设、供给侧改革、增量配电业务放开、清洁能源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提出改革建议;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9号文及配套文件精神的宣贯,开展改革经验交流、研讨和培训,创造良好的行业改革与发展舆论环境;要积极参与改革试点工作,在交易中心建设和市场运行监测、分析、评估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要制定电力行业信用体系整体规划,构建行业诚信信息平台,完善信用体制、机制和各专业信用标准。

三要围绕“一带一路”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服务电力企业“走出去”。要积极推进东北亚、东盟地区能源互联工作,了解世界各国电力工业发展情况,提出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要积极推动东北亚电力论坛的举办,大力宣传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促进特高压、核电、大型水电、可再生能源及清洁煤发电等先进技术及设备走向国际市场;要积极了解“一带一路”国家项目需求及我国电力企业投资意向,召开电力国际合作研讨会、投资环境说明会和项目促进会等,促进双边项目合作;要研究成立电力走出去战略合作机构,积极协助电力企业抱团出海,加强与国际组织及有关国家电力行业的合作,加速中国电力标准、管理经验的国际化推广与交流,为电力企业国际交流搭建信息平台。

四要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电力大数据信息平台。要建设中电联统一的电力数据信息平台,整合数据资源,深化大数据应用,强化专业之间的沟通协作;要加强绿色电力发展标准化工作,加快智能电网综合标准化工作方案实施,加快新能源、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完善;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电力可靠性、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定额与造价、职业技能鉴定等行业管理新手段和新方式,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能力;要继续发挥中电联在电力技经、科技评价咨询等方面的行业优势,拓宽服务领域,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好、更具特色的优质服务。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出席今天的会议。谢谢大家!(完)

P.S.本次会议上,中电联还创新性地与国家气候中心合作,联合发布了《论河北和内蒙的风电开发与京津冀雾霾的关系》研究成果,从风能形成基本原理、典型地区风速长期变化态势及与风电开发的影响关系、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风电对垂直高空、对较大范围地域的气象基本没有影响,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京津冀地区大量污染物排放以及特殊地形是造成该地区重度污染的成因,不利的气候条件不仅是引发雾霾也是影响风电出力的主因。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