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 - 宏观数据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宏观数据宏观经济 > 正文

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 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

2016-03-09 12:17:00   来源: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规模持续增大,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新引擎。

 

  一、服务业跃居第一大产业,发展动力仍在积聚

 

  (一)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法人单位快速增长。 2015 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 341567 亿元, 2013-2015 年均增长 8.1% ,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出 0.8 个百分点。 2012 年,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 45.5% ,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2015 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上升至 50.5% ,服务业已擎起国民经济半边天。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服务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2013 、 2014 年,我国服务业法人单位分别为 808 万户和 968 万户,分别增长 11.8% 和 19.8% 。 2015 年,我国新登记注册服务业企业 [1]358 万户,增长 24.5% ,占全部新登记企业总数的 80.6% 。

 

  (二)服务业从业人员稳步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主阵地。 2013-2015 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 5.8% ,比全部就业人员年均增长高出 5.5 个百分点。 2015 年末,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 42.4% ,比 2012 年末提高 6.3 个百分点,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高出 14.0 和 13.2 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社会就业总量上升的主要力量。

 

  (三)税费成本下降激发市场活力,服务业领跑税收增长。 2015 年,全国税务部门 110604 亿元税收收入(已减出口退税)中,服务业税收占比达 54.8 %,比 2012 年提高 4.4 个百分点,服务业对新增税收的贡献高达 80% 。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 19.0% 、 21.2% 、 23.8% 和 13.0% 。

 

  (四)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吸引外资能力增强。 2013-2015 年,服务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836932 亿元,年均增长 15.9% 。 2015 年,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 56.6% ,比 2012 年提高 1.7 个百分点。从实际使用外资情况来看 [2] , 2015 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达到 772 亿美元, 2013-2015 年均增长 12.8% ,远高于全部实际使用外资年均 4.2% 的增长速度。

 

  (五)服务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13-2015 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 [3] 年均增长 14.9% 。 2014 年,服务贸易世界排名首次超过德国跃居第二位。 2015 年,服务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7130 亿美元。服务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15 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出口、广告服务出口、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分别增长 25.0% 、 13.6% 、 37.1% 、 64.9% 。

 

  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一)互联网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信息消费井喷式爆发。 2015 年末全国互联网上网人数 6.9 亿人,比 2012 年末增长 22.0% ;互联网普及率由 2012 年的 42.1% 提高到 2015 年的 50.3% ; 2015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 41.9 亿 G , 2013-2015 年增速分别为 71.3% 、 56.1% 、 103% 。网络消费增长强劲。 2014 年、 2015 年全年网上零售额分别为 27898 亿元、 38773 亿元,增长 49.7% 和 33.3%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9.1% 和 10.8% 。网络服务高速增长。 2013-2015 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 27.1% 、 32.6% 和 25.0% ,远高于同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9.5% 的增速。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 2014 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16.4 万亿元,增长 59.4% ;其中,自营电商交易额为 8.7 万亿元,增长 65.9% 。

 

  (二)创业创新热潮涌动。新登记企业大量涌现 [4] 。 2015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分别新增企业 24 万户、 10.4 万户、 7.3 万户,分别增长 63.9% 、 58.5% 、 60.7% 。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的新增企业分别为 1.4 万户和 0.9 万户,数量较上年翻番。“三新”服务业快速增长。 2015 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 9.4% 、 8.6% 、 12.0% 和 11.1% ,均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 9.5% 的增速。

 

  (三)现代金融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2013-2015 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额、流通中货币( M0 )余额年均增长分别为 12.6% 、 9.1% 和 5.0% ,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年均增长 72.2% ;全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 16.2% 。金融业对经济贡献持续增大。 2015 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 15.9% ,分别比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出 9.0 和 7.6 个百分点。金融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明显加强 [5] 。 2014 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 2.1 万亿元,占企业新增贷款的 41.9% 。 2015 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20321 亿元,增长 11.4% 。

 

  (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运输网络规模持续扩大。 2015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高速铁路里程、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 12 万公里、 1.9 万公里、 457 万公里、 12 万公里,分别比 2012 年末增长 23.0% 、 103.1% 、 7.8% 、 24.7% ;其中高铁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 60% 以上,居世界第一,铁路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我国 50 万以上人口城市。 2015 年末,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 2100 个,比 2012 年末增长 38.4% ,民航运输机场 206 座,增长 12.6% 。 2015 年末,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 1.6 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三;与我国签署航空运输协定的国家增至 118 个,国际航线增至 663 条,通航 56 个国家和地区的 138 个城市。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013-2015 年,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速分别达 10.1% 和 11.3% 。 2015 年末,铁路高等级客车比例超过 25% ;全国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 25 个,运营总里程 3287 公里,比 2012 年末增加 1229 公里, 2013-2015 年均增长 16.9% 。 2015 年,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达 35.9 亿吨,占全球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五)邮政快递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邮政业整体发展迅猛。 2013-2015 年,邮政业务总量实现了高速增长,三年增速分别达到 33.8% 、 35.6% 和 37.4% 。快递业务量问鼎世界第一。 2013-2015 年,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 53.8% ,快递业务收入年均增长 38.0% ,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业务收入比重超过 50% 。 2015 年,全国人均快递使用量达到 15.1 件,快递业务量突破 200 亿件,继续问鼎世界第一。

 

  (六)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2013-2015 年,国内游客年均增长超过 10% ,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超过 15% 。 2015 年,全年国内游客突破 40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 3 万亿元。国际旅游收入 1137 亿美元,增长 7.8% 。国内居民出境 12786 万人次,增长 9.7% ,其中因私出境 12172 万人次,增长 10.6% 。

 

  (七)公共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基础教育不断改善。 2014 年,全国小学和初中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生均支出分别为 7681 元和 10359 元,比 2012 年分别增长 25.5% 和 27.3% 。公共卫生投入不断增长。 2014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首次超过万亿元,达到 10590.7 亿元。 2015 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990248 个,床位数 708 万张,执业 ( 助理 ) 医师 300 万人,分别比 2012 年末增长 4.2% 、 23.7% 和 14.7% 。社会保障面继续扩大。 2015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 35361 万人和 66570 万人,比 2012 年末增长 16.4% 和 24.2% ;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分别有 1708 万人和 4903 万人。

 

  注:

 

   [1] 新登记注册单位及相关数据来自国家工商总局。

   [2] 实际使用外资数据来自商务部。

   [3] 服务贸易相关数据来自商务部。

   [4] 此段数据来自国家工商总局。

   [5] 金融业数据来自人民银行。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