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
居住面积和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11.1%和23.3%,年均增长分别为2.7%和5.4%。2016年农村居民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或砖混材料结构住房的户比重为64.4%,比2013年提高8.8个百分点。
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城镇地区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已接近全覆盖,农村地区“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2016年农村地区有99.7%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公路,比2013年提高1.4个百分点;有99.7%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电,比2013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有99.7%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电话,比2013年提高1.1个百分点;有97.1%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有线电视,比2013年提高7.9个百分点。
2016年城镇地区有94.2%的户所在社区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农村地区有53.6%的户所在自然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分别比2013年提高2.9和8.0个百分点。2016年城镇地区有97.7%的户所在社区垃圾能够做到集中处理,比2013年提高1.8个百分点;2016年农村地区有66.9%的户所在自然村垃圾能够做到集中处理,比2013年提高18.2个百分点。
医疗文化教育服务水平提高。从医疗条件看,2016年城镇地区有83.6%的户所在社区有卫生站,农村地区有87.4%的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分别比2013年提高3.9和5.8个百分点。城镇地区教育资源较丰富,农村地区有所改善。2016年城镇地区有97.8%的户所在社区可以便利地上幼儿园或学前班,比2013年提高1.1个百分点;有98.1%的户所在社区可以便利地上小学,比2013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6年农村地区有81.8%的户所在自然村可以便利地上幼儿园或学前班,比2013年提高6.1个百分点;有84.6%的户所在自然村可以便利地上小学,比2013年提高3.8个百分点。
统计局:去年居民可支配收入23821元基尼系数下降
据统计局消息,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长4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3%,年均实际增长7.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更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0年相比实际增长62.6%,为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在未来四年内,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在5.3%以上,到2020年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就可实现。
城乡差距持续缩小。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2012年增长47.4%,实际增长36.3%,年均实际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5个百分点。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72(农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0.16。
基尼系数有所下降。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在不断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