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三 - 宏观数据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宏观数据宏观经济 > 正文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三

2019-08-29 09:32:37   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占世界的比重大幅提高,居世界的位次不断前移,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占世界的比重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一、我国经济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跃居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一)我国经济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经济恢复和建设,国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1979-2012 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9.9% ,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快 7.0 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同期平均水平。 2013-2018 年,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为 7.0% ,明显高于世界同期 2.9% 的平均增长率。

 

  (二)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1961-1978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 1.1% 。 1979-2012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 15.9% ,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 2 位。 2013-2018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 28.1% ,居世界第 1 位。自 2006 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 1 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2018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7.5% ,比 1978 年提高 24.4 个百分点。

 

  二、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总量指标跃居世界前列

 

  (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1952 年,按美元计价,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 300 亿美元。 2018 年,我国 GDP 达到 136082 亿美元,比 1952 年增长 452.6 倍。

 

   197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第 11 位; 2010 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此后稳居世界第 2 位。我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提升。 2012 年,我国 GDP 占世界总量的 11.4% ,比 1978 年提高了 9.6 个百分点。 2018 年,我国 GDP 占世界总量的 15.9% ,比 2012 年提高了 4.5 个百分点。

 

  (二)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农业生产大幅增长,谷物、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 1 位。 1978 年到 2017 年,我国谷物、花生、茶叶产品产量由世界第 2 位上升至世界第 1 位;肉类由第 3 位提高到第 1 位;甘蔗产量由第 10 位提高到第 3 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跃居世界前列。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均大幅提升,相继步入世界前列。其中,粗钢、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由 1949 年居世界第 26 位、第 9 位、第 25 位跃居 2017 年的世界第 1 位;水泥、化肥产量分别由 1978 年居世界第 4 位、第 3 位跃居 2017 年的世界第 1 位;原油产量由 1949 年居世界第 27 位上升到 2017 年的世界第 5 位。

 

  (三) 我国对外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跃居世界前列。

 

  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 1 位。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非常少。 1950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11 亿美元,居世界第 28 位。 1950-1977 年累计,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 1487 亿美元,相当于 2018 年的 3.2% 。 1978 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货物贸易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居世界位次不断提升。 1978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为 0.8% ,居世界第 29 位, 2012 年占世界比重提升到 10.4% ,居世界第 2 位。 2013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跃居世界第 1 位。 2018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46230 亿美元,居世界第 1 位,占世界比重达到 11.8% ,比 1978 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

 

  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 2 位。改革开放前,我国服务贸易比较落后。改革开放后,我国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82-2018 年,我国服务贸易以年均 15.3% 的速度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 1982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47 亿美元,居世界第 34 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0.6% ; 2012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扩大到 4829 亿美元,居世界第 4 位,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5% ; 2014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跃居世界第 2 位, 2015-2018 年稳居世界第 2 位。 2018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 7919 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 7.0% ,比 1982 年提高了 6.4 个百分点。

 

  (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列。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 2 位。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没有对外直接投资。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额从 1982 年的 0.4 亿美元增至 2018 年的 1298.3 亿美元,年均增长 25.2% 。 1982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居世界第 29 位, 2013-2015 年稳居世界第 4 位, 2016 年首次跃居世界第 2 位。 2018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 1298 亿美元,居世界第 2 位, 比 1982 年提高 27 位。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 2 位。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居世界位次大幅提升。 1979-2018 年,我国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 44.4% 。 1979 年我国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额居世界第 122 位, 2012 年上升至世界第 3 位, 2013-2014 年稳居世界第 2 位。 2018 年,我国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达 1350 亿美元,居世界第 2 位,比 1979 年提高 120 位。

 

  (五)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旅游支出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稳居世界第 1 位。 1995-2017 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由 0.05 亿人次增至 1.43 亿人次,年均增长 17% 。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居世界位次不断提升, 1995 年居世界第 17 位, 2013 年首次跃居世界第 1 位, 2014-2017 年稳居世界第 1 位,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

 

  我国出境旅游支出跃居世界第 1 位。 1995-2017 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我国出境旅游支出也大幅提高。 1995 年我国出境旅游支出居世界第 25 位, 2013 年居世界第 2 位, 2014-2016 年稳居世界第 1 位。 2017 年,我国出境旅游支出额为 2577 亿美元,比 1995 年的 37 亿美元增加了 2540 亿美元,增长 68.6 倍,居世界第 1 位,比 1995 年提高 24 位。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我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稳步增长,国际旅游收入大幅增加。 1995 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居世界第 7 位, 2013-2017 年稳居世界第 4 位。 2018 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达 127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0% 。

 

  (六)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领跑世界。

 

  我国高铁总里程与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 1 位。截至 2018 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3.2 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 3.0 万公里, 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 2/3 ,居世界第 1 位;公路通车总里程 484.7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14.3 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一。

 

  三、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大幅增加,民生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一)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 GNI )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 GNI 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 1962 年,我国人均 GNI 只有 70 美元,到 1978 年也只达到 200 美元。但改革开放后,人均 GNI 水平大幅提升。 2018 年达到 9470 美元,比 1962 年增长了 134.3 倍。人均 GNI 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1962 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4.6% , 2018 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85.3% ,比 1962 年提高了 70.7 个百分点。在世界银行公布的人均 GNI 排名中, 2018 年中国排名第 71 位(共计 192 个经济体),比 1978 年(共计 188 个经济体)提高 104 位。

 

  (二)我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升。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跨越式发展。 1970-2016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 从 0.1% 提高到 48.4% , 2016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出 13.4 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10.9 个百分点;中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1970 年的 28.0% 提高到 2015 年的 94.3% , 2015 年我国中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中等收 入国家平均水平 16.5 个百分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婴儿死亡率显著降低,预期寿命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婴儿死亡率逐年降低。 2017 年,婴儿死亡率由 1969 年的 82.9 ‰降低到 6.8 ‰,降低了 76.1 个千分点,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22.6 个千分点,比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 4.8 个千分点。

 

   2017 年,我国预期寿命达到 77 岁,比 1960 年提高了 33 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5 岁,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 岁。

 

  居民环境卫生条件持续改善。 2015 年,我国享有基本环境卫生服务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75.0% ,比 2000 年提高 14.4 个百分点,超过中等收入国家 66.1% 的平均水平。

 

  我国居民基本饮用水服务已基本实现全民覆盖。 2015 年,我国享有基本饮用水服务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95.8% ,比 2000 年提高 18.3 个百分点,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三)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世界减贫做出巨大贡献。

 

  按照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 2010 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 2300 元)测算, 1978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 7.7 亿人,贫困发生率为 97.5% 。 2018 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 1660 万人,比 1978 年减少 7.5 亿人;贫困发生率 1.7% ,比 1978 年下降 95.8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 2.4 个百分点。我国是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一跃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前列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国际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全球来看仍然是较高增速。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中,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但我们坚信,只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深化改革,就一定能够实现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 [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是用不考虑年龄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除以属于官方规定的高等教育年龄组的适龄人口,再乘以 100 来计算的。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