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五年发展成效显著 区域发展指数持续提升 - 宏观数据宏观经济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 宏观数据宏观经济 > 正文

京津冀五年发展成效显著 区域发展指数持续提升

2019-11-05 14:31:33   来源:   

  为监测京津冀区域发展变化,服务国家战略,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联合开展了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课题研究,构建了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区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每年测算区域发展指数对区域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 2018 年起向社会发布。

 

  测算结果显示, 2018 年 [1] 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 160.13 ,比上年提高 6.14 个点。其中,共享发展指数最高且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创新发展指数和绿色发展指数呈稳步提升趋势,三个分指数分别为 248.27 、 158.27 和 146.84 ,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上升的主要力量;协调发展指数和开放发展指数分别为 122.08 和 125.17 。 2014 年以来,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出现较大幅度提高, 2018 年比 2013 年年均提高 8.49 个点,快于 2010-2013 年 [2] 期间年均提高水平 2.59 个点,反映出在协同发展战略带动下,京津冀区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政策带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等各方面力量为区域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京津冀区域发展总指数的变化趋势

 

\

 

   1. 区域创新发展成效明显

 

  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平稳上升, 2018 年为 158.27 ,比上年提高 4.71 个点。与 2013 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 8.25 个点,快于 2010-2013 年期间年均提高水平 2.57 个点。良好的“双创”氛围和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政策利好激发了区域创新活力和热情,对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

 

  在创新投入方面, 2018 年区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R&D 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 3.36% ,比 2013 年提高 0.37 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之比由 2013 年的 5.86:2.93:1 (河北为 1 ,下同)变为 2018 年的 4.45:1.89:1 ,差距明显缩小。在创新产出方面,区域每万常住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 2013 年的 9.63 件增加至 2018 年的 26.44 件,增长 1.7 倍。其中北京由 40.4 件增加至 111.9 件,增长 1.8 倍;天津由 9.0 件增加至 20.6 件,增长 1.3 倍;河北由 1.0 件增加至 3.3 件,增速达 2.3 倍。在创新效率方面,与 2013 年相比,区域每亿元研发投入经费的专利授权量增速超过 50% 。

 

   2. 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2018 年为 122.08 ,比上年提高 3.65 个点。与 2013 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 1.6 个点。

 

  在城乡协调方面,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城镇化率从 2013 年的 60.1% 上升到 2018 年的 65.9% ,年均提高 1.16 个百分点。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方面,京津冀逐渐加大文体娱乐方面的投入,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2018 年区域文体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比 2013 年增长 24.7% 。同时,随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域互联网普及率由 2013 年的 54% 上升到 2018 年的 61% ,提高 7.0 个百分点。

 

   3. 区域绿色发展进步显著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生态环境的联防联治成效尤为明显,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2018 年,区域绿色发展指数为 146.84 ,比上年提高 3.61 个点。与 2013 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 8.26 个点,快于 2010-2013 年期间年均提高水平 6.41 个点。

 

  在节能减排方面,区域能耗持续下降。与 2013 年相比,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万元 GDP 能耗分别累计下降 21.9% 、 26.3% 和 29.1% (按可比价计算)。在空气质量方面,区域 PM2.5 年均浓度由 2013 年的 106 微克 / 立方米降至 2018 年的 55 微克 / 立方米,下降 48.1% 。其中,北京由 89.5 微克 / 立方米降至 51 微克 / 立方米,下降 43.0% ;天津由 96 微克 / 立方米降至 52 微克 / 立方米,下降 45.8% ;河北由 108 微克 / 立方米降至 56 微克 / 立方米,下降 48.1% 。在绿色投资方面,区域节能环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由 2013 年的 3.2% 上升至 2018 年的 4.9% ,提高 1.7 个百分点。其中,北京由 3.3% 上升至 5.3% ,提高 2.0 个百分点;天津由 1.9% 上升至 2.2% ,提高 0.3 个百分点;河北由 3.9% 上升至 5.6% ,提高 1.7 个百分点。在生态建设方面,区域人均城市绿地面积由 2013 年的 15.2 平方米 / 人增至 2018 年的 19.1 平方米 / 人,年均增长 4.7% ,较 2010-2013 年期间年均提高水平快 2.9 个百分点。

 

   4. 区域开放发展取得进展

 

  京津冀地区对外开放从“大进大出”“引进来”向“走出去”、全方位高水平开放转变。 2014 年以来区域开放发展指数上升幅度较大, 2016 年达 172.24 ,比 2013 年年均提高 20.73 个点,自 2017 年开始受高基数影响,指数有所回落, 2018 年为 125.17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外需拉动相对乏力,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利用外资方面, 2018 年京津冀三地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 173.1 亿美元、 48.5 亿美元和 97.0 亿美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3.78% 、 1.71% 和 1.78% 。在对外投资方面,区域对外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2013 年的 0.6% 增至 2018 年 1.1% ,提高 0.5 个百分点。在贸易开放方面,区域对外贸易自 2013 年达到高点之后开始回落,在 2016 年以后又有所回升, 2018 年区域货物进出口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 45.8% ,较 2016 年提高 7.9 个百分点。在人员往来方面,区域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其中入境旅游人数呈波动性变化。 2018 年区域国内外游客接待量为 12.2 亿人次,比 2013 年增长 85.5% ,其中入境旅游人数下降 8.7% 。

 

   5. 区域共享发展成效突出

 

  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018 年为 248.27 ,比上年提高 32.06 个点。与 2013 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 21.3 个点,较 2010-2013 年期间年均提高水平快 7.83 个点。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基础设施共享、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在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方面,区域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 稳步增长,且京津冀三地之间差距逐步缩小,三地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之比从 2013 年 2.8 : 2.3 : 1 缩小至 2018 年的 2.6 : 1.8 : 1 。区域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总体呈上升态势,从 7.1 人增加至 7.5 人。在基础设施共享方面,区域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 2013 年的 20.5% 提高至 2018 年的 25.4% ,提升 4.9 个百分点。区域高速公路里程稳步增加, 2018 年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到 444.7 公里 / 万平方千米,比 2013 年增长 26.3% 。在教育公平方面,三地人口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北京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 6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重 [4] 由 2013 年的 35.1% 提高到 2018 年的 38.9% ,天津由 21.1% 提高到 26.2% ,河北由 7.4% 提高到 10.7% 。在脱贫攻坚方面,区域脱贫攻坚取得较大突破,尤其是河北在 2018 年实现了 65 万贫困人口脱贫。区域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地区常住人口比重由 2013 年的 3.09% 下降至 2018 年的 1.51% ,下降 1.58 个百分点。

 

  附注

 

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及测算方法

 

   2015 年 4 月 30 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这是实现京津冀区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打造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举措。为监测京津冀区域发展变化,服务国家战略,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于 2016 年联合开展了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课题研究。在天津、河北统计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经过持续研究和修改完善,构建了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区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指数测算,对区域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

 

  一、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包括 5 个一级指标、 18 个二级指标和 48 个三级指标。

 

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创新发展

创新投入

每万常住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

2

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支出相当于

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3

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2

创新产出

每万常住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2.5

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

2.5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2

创新效率

每亿元研发投入经费的专利授权量

3

劳动生产率

3

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

省(市)级人均 GDP 差距

3

县(市、区)人均 GDP 差距

3

省(市)级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差距

2.5

城乡协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3

城镇化率

2.5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

文体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2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2

互联网普及率

2

绿色发展

节能减排

单位 GDP 能耗

2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2

单位 GDP 二氧化硫排放量

1

空气质量

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重

1.5

PM2.5 平均浓度 [5]

2.5

绿色投资

节能环保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

2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2

生态建设

人均城市绿地面积

2

湿地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

1

人均水资源量

2

地表水劣V类比例

2

开放发展

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3

新注册外资企业数占新注册企业总数比重

2

对外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3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2

贸易开放

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2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额比重

3

人员往来

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劳务人数与常住人口之比

2

入境旅游人数与国内外游客接待量之比

3

共享发展

基本公共

服务共享

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5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1

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1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

1

接受就业指导与登记求职人数之比

0.5

基础设施

共享

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3

高速公路里程密度

1

铁路里程密度

1

教育公平 [6]

本科录取率的地区差距

2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 6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重

2

中、小学专任教师与在校生之比

1

脱贫攻坚

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常住人口比重

2.5

贫困发生率

2.5

 

  二、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测算方法

 

  在使用该指标体系测算指数时,一是以 2010 年作为基期并设指数值为 100 ,然后通过时序变化,观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 5 个分领域指标值和区域发展综合指标值的变动趋势。二是分别计算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5 个分指数,然后合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总指数。

 

   1. 权重确定

 

  一是对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采取了均等权重的形式,每个一级指标为 20 分。

 

  二是对三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赋予权重。课题组邀请区域发展、对外贸易、环境经济、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专家共计 10 人,每位专家分别对三级指标独立进行权重打分,再由课题组综合分析评估,最后设定三级指标的权重。

 

   2. 标准化处理

 

  为保证各指标层的可加性,首先对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指标的 2010 年取值为基准 1 ,根据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的差异,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 yt 为某指标的测算值, y2010 为某指标 2010 年的测算值, pt 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其中, t=2010 , … , 2018 。

 

  正向指标标准化处理:

 

   \

 

  逆向指标标准化处理:

 

   \

 

    3. 指数合成

 

  使用指数加权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各级指标的指数值。

 

  指数加权分析法的基本公式为:

 

  综合指数 S = Σ Pi * Wi

 

  其中, Pi 是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的测评值,该值乘以相应的权重 Wi 可得到一个分指标的分值, Wi 为第 i 个分指标的权重值;分别计算出各项分指标的分值后再进行加总得到各级指标的综合指数。

 

  通过对指标标准化处理,加权求和得到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的值以及最终的总指数值。首先,以 2010 年为基期,对每一年的三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三级指标标准值;随后,对每一年三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二级指标值,并依此方法得到一级指标值,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分指数值;最后,对 5 个分指数值加权求和得到每一年的京津冀区域发展总指数,根据指数变化情况,观察区域发展变化情况。

 

   [1]2018 年指数根据当年初步统计数据测算。

 

   [2] 指数测算以 2010 年为基期,数值为 100 。

 

   [3] 指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的合计。

 

   [4] 该指标数据为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

 

   [5] 由于 PM2.5 于 2013 年统计发布,因此 2012 年及以前的数据为根据 PM10 数据变化趋势进行推算。

 

   [6] 教育公平是机会公平的主要体现,不等同于教育公共服务共享。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