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机器人已有投资过剩隐忧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机器人已有投资过剩隐忧

2016-06-17 08:09:22   来源:   

6月16日,在沈阳举行的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成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发言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机器人企业要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辛国斌建议,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不仅要走的快,还要走得远;不仅要看脚下,还要看远方。机器人企业要有长远眼光,抓住产业薄弱环节、看清未来发展趋势,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

他认为,机器人行业应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要关注机器人产业与其他科技领域的融合创新。

此外,辛国斌强调,机器人企业不仅要靠自己走,还要会借力。要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和人才的力量,实现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家也应具有国际化视野,善于利用和整合全球资源。

近日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中国机器人产业10家骨干企业在工信部指导下,自愿牵头发起成立了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

十家企业包括:沈阳新松、哈尔滨博实、纳恩博(天津)、安徽埃夫特、南京埃斯顿、广州数控、江苏汇博、北京康力优蓝、广州启帆、北京天智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成立大会上获悉,中国机器人TOP10将推动中国由机器人大国向机器人强国跨越,维持将搭建中国机器人智库平台、探索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提前布局机器人标准。

据了解,中国机器人TOP10的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中国机器人综合竞争力TOP10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2020年具体目标如下: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六轴及以上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工业机器人速度、载荷、精度、自重比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到8万小时;服务机器人技术水平接近国际水平。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

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完成30个以上典型领域机器人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并形成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机器人在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