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两难:流动性告急 美联储加息加剧冲击 - 热点焦点 - 冶金网-首页-钢材 薄板 不銹钢 炉料 生铁 铁矿石 价格 行业分析 出厂价格 市场价格 宏观政策 进出口数据

热门关键字:钢材 炉料 不锈钢 铁矿石 板材

010-65123585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央行货币政策两难:流动性告急 美联储加息加剧冲击

2016-12-16 08:32:10   来源:   

债券违约传闻加上美联储加息,内忧外患连续夹击之下,中国债市周四(12月15日)再次遭遇暴跌,早间国债期货跌停,现券市场继续走跌。市场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多重利空因素引发恐慌情绪,许多机构取消了原定的资金融出计划,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面的紧张。

  不过,央行公开市场当天净投放资金1450亿元。有媒体报道称,为了稳定市场,央行还对部分商业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一级交易商不要主动收缩对非银机构的正常融资规模。

  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中国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将进一步加大。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目前央行货币政策确实面临着“左右为难”的困境。在此之下其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流动性告急央行“救火”

  15日早盘,(16.120, -0.12, -0.74%)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随着加息靴子正式落地,特别是美联储对2017年加息次数的预测大大高于市场预期,意味着美国利率和美元进入更强的上升通道,那么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也更加明显。当前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美联储加息和国内去杠杆要求。

  在三元悖论下,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三者不能同时实现。因此在明明看来,在外部美联储加息环境下,中国央行或者尽快走向更为市场化的浮动汇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或者不得不被动实质收紧货币政策,甚至被动加息。否则美联储加息后美元继续走强下,人民币贬值压力持续,资本外流压力进一步加剧,很有可能出现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相互强化的局面。

  实际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7月份起截至目前已连续5个月下降,外汇占款不断流失,在实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市场流动性压力加大,流动性波动风险加剧。

  “稍有风吹草动市场便可能出现大幅度调整,近期债市出现的几次恐慌性下跌即是如此。”明明表示。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货币政策面临着国际间资产价格的强对比和来自汇率的硬约束,同时明确提出货币政策重心将转向“主动调结构、主动降杠杆、主动防泡沫”。

  明明称,近期中国央行谨慎态度明显,而美联储对加息路径更加乐观的态度又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明年美国加息三次,国内货币政策很可能会被动紧缩。

  宋宇也认为,11月份实体经济增长强劲,政策将维持偏紧缩立场。经济增长强劲和失业率数据改善,增加了决策层的信心,同时通胀数据高于预期加剧了通胀方面的担忧。因此,在其中至少一项因素发生改变之前,总体政策可能会维持近期的偏紧缩立场。

  不过,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全球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包括欧洲、日本、美国的主题仍是通胀上行,但新兴市场还是处于一个低通胀的环境中,尤其是中国,明年二季度产能过剩等问题或许会“卷土重来”,这种情形之下,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考虑到明年经济挑战仍然很大,而且通胀上升可能只是短期,货币政策应该维持目前“稳健”的立场。

  更长远来看,章俊对本报记者称,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应对短期的流动性波动,如果明年美联储持续升息,资本外流压力依然比较大,央行降准的必要性增加,而不是单单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但总体来看,最近两年内央行货币政策还是会维持稳健。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对记者表示,央行货币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和平衡多个目标,包括稳增长、抑制泡沫、通胀、汇率等,目前还不具备加息条件,明年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会改变,但灵活性可能会增强,以应对外围带来的冲击。未来加不加息重点关注房地产泡沫会不会扩大、物价是否继续明显上行,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是否平稳。

  连平还指出,美联储加息,美元持续走强,未来力度如果超过预期的话,也不排除会放慢加息的步伐,因为美元太强对美国制造业振兴是不利的。

关于我们 | 钢铁知识 | 资讯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导航

主管单位: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95号隆福寺北里5号楼3层 京ICP备050587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96号

版权所有:冶金工业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86-010-65123585 电子邮件:info@metal.net.cn